第六百三十八章 得鄴(中)-《三國從益州開始》
第(2/3)頁
今得見君,我便知,君之學問才干,不僅于外,更是發自心內。
若非戰事起,我即愿同君秉燭夜談耳!”
劉釜握著蔣干雙手,情深意切道。
其這般態度,早使得蔣干感懷肺腑。
劉釜口中所言之先生,自劉釜爭霸天下以來,誰人不知其大名,可不正是名士任安!
任安可不僅僅培養除了劉釜、嚴顏等學生,于蜀地不僅自己廣泛辦學,教書育人,后在劉釜支持下,更是以整個益州廣泛開展官學督辦事宜。學問方面,任安文采斐然,于士林間早有名望,從十幾年前開始,至其去世前,編寫有《叢書》七卷,至今廣為流傳。
能得到任安贊譽,且由劉釜親自道出,蔣干另有些受寵若驚。
他微微躬身,但不落風度道:“任公乃是干崇拜之人,劉君更是大義之輩,今能于軍帳中,見到劉君,亦是干之幸運。只是時下干為魏臣,往來劉君軍帳,還有要事通稟。”
蔣干直言不諱,他明白在劉釜面前,于絕對實力面前,一如當下,再多的巧言善辯,陰謀詭計,也無濟于事。正如魏主在他離開鄴城皇宮前所言,這次來使,誠當以開誠布公的和劉釜,談談鄴城之明日。
“此正為我意也!
魏郡之戰,一日不停休,則我大漢天下一日不定,便是其中苦難,終落入到百姓身上。
而自黃巾之亂以來,天下普通百姓,死傷者無數,我又何以再見之!
蔣干當能明白否?”
論到近十幾年來,百姓之于疾苦,作為一名后世來人,劉釜自覺親眼所見,要遠比筆墨上冷冰冰的文字,來的更加悲切與凄涼。
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些疾苦,劉釜才早早生出匡扶天下之心,不僅是因為這一世間,身為宗室弟子的責任,還有身為炎黃子孫之責任。
這是養育了他的土地,又豈能見神州淪落,再有五胡亂華之哀世。
而只有強盛之中國,屹立于世,才能威懾四海,內中百姓,可享安居樂業,不受淪陷之苦。
國家,國家。
只有一個強盛的大漢,才能庇護內外之百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