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86章 煉鋼和海運-《崇禎懾寰宇,不用黑科技》


    第(3/3)頁

    大明的機器運轉一到上了軌道,武器質量這塊對建夷形成碾壓性的優勢是不成問題的。

    新政落實推廣后,向北方運送更多的物資,包括糧食、武器等等的緊性也增加了。

    錢謙益想到了海運問題。

    如果能振興海運,甚至逐步用海運代替河運,那帶來的巨大利益是多方面的。

    實際上這個問題,并不是錢謙益自己心血來潮才想到的。

    明代早就有不少大臣提出過應該用海運代替漕河運輸。

    這其中以弘治時期擔任過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的一代名臣丘浚的觀點最為鮮明。

    丘浚在《大學衍義補》中論述了海運多方面的好處。

    首先是更節省運輸經費。

    丘浚說,河運比陸運可以減少運費百分之三十到四十,而海運比陸運可以減少運費百分之七十到八十,那也就是海運比起河運來至少節約運費一半多。

    而且使用海運,南北貨物的來往運輸,就可以不再受制于運河擁擠堵塞,南北貨物更加暢通無阻,必然讓國家更加富裕。

    用丘浚的原話是:“此策既行,則南貨日集于北,空船南回者必須物實,而北貨亦日流于南矣,今日富國足用之策莫大于此。”

    針對質疑海運者渲染的海上風波險惡,容易飄溺失事,造成更大損失。

    丘浚用元史中記載的歷年海運數據統計論證,海運造成的貨物和糧食的損失其實要小于河運的損失。認為海運就會損失更大,只是想當然而已。

    更何況海運帶來的好處,不僅是糧食和貨物運輸更暢通,還能通過海運能培養出大量熟練的航海人才,造船人才,也可以讓國家擁有一支現成的海上力量。

    把熟悉海運的士卒轉換成海上作戰的軍隊,也很容易。

    丘浚將海運的重要性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他說“此乃國家千萬年深遠之慮”。

    錢謙益對丘浚的這些議論深有同感。

    他把丘浚關于振興海運的議論附在奏疏里上報朝廷,請求朝廷批準,準許江南從少至多,逐步用海運代替部分漕運。

    甚至一些運送往東江鎮諸島,運送往鮮國的物資和軍器,可以不再先由河運至北方,再轉海運。

    而是直接從太倉出發,走海路往北運往東江,這樣減少了許多中間環節,對東江鎮的支援會更加迅速得力。

    等到海運規模擴大到足以取代原先所有河運之時,朝廷也就擁有了一直現成的強大海上力量,擁有了規模可觀的航海人才。

    以后不僅是南直隸的物資可以通過海運向北向南輸送。

    包括福建、廣東的糧食和其他物資也都可以直接發船從海路運往北方。

    等朝廷海運力量足夠壯大,在海上就不必完全依賴于鄭芝龍的勢力, 對鄭芝龍也可以更有效的控馭。

    而海運規模不斷擴大,以后若是大明內地人口過密,也可設法從海上搬運至海外各地。

    錢謙益特別說道,他看李之藻和利瑪竇繪制的《坤輿萬國全圖》,海外實有大量曠地,盡可安居,如呂宋、馬大音、亞來沙、實利百松等大島固然是如此,更不必說還有南北亞墨利加這等土地肥沃,地廣人稀之所。

    若是大明發生災荒,流寇作亂,朝廷有好生之德,盡數誅滅,未免不仁,放而不殺,則這些人已經搶掠成習,亂性已成,又難以安居,反成百姓之累。

    若是招安之后,再將此輩放逐至海外曠地,既可保全其生路,又可斷絕亂源,還可散播華夏苗裔于海外,別開天地,豈非一舉多得。

    崇禎朱由檢接到錢謙益的報告后,大為激賞。

    有些意見看來不必自己這個穿越者多說,這個時代的明人便已經有了類似的想法了。

    思路客

    對這樣的主張,不必多說,自然要全力支持。

    于是他當即批示錢謙益的意見甚為合理,南方以海運逐步代替漕運之事,就有錢謙益主管。

    恰好汪汝淳本身也是在海上經商多年,對海運有經驗,就任命汪汝淳為此事提督。

    至于原先負責漕運的士兵和稅收,自然也不宜讓他們失業。

    好在河運和海運都和船有關,這些人稍加訓練,也能用在海運中。

    點擊下載本站APP,海量,免費暢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