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他幾個貝勒也都沒有不同意見。 隨后就是商議細節安排。 十月一日,在后金原定的出軍日子的前一天。 濟爾哈朗在撫順率領鑲藍旗的八千多兵,打出反對黃臺吉的旗號。 黃臺吉親自率領三萬兵力去圍撫順。 十月二日莽古爾泰也反,率領正藍旗一萬多兵襲擊黃臺吉后隊,黃臺吉敗退回沈陽。 這消息傳到在鳳凰城的毛文龍耳中、 毛文龍詢問在身邊的眾將: “建虜內亂,你們怎么看?” 易承惠說道: “看情形該是真的。如今建虜窮困潦倒,走投無路,韃子頭目離心離德也不足為奇?!? 下書吧 毛有杰道: “幾個月前,韃子頭目阿敏就帶兵逃離,聽說那虜酋為此暴跳如雷,如今新叛的這濟爾哈朗又是阿敏的兄弟,倒也合理。 毛永詩補充道:“建虜那邊來的回鄉也屢次報莽古爾泰對虜酋黃臺吉多有不滿” 張繼善卻說道: “毛帥,建虜詭詐,不可太過輕信?!? 毛文龍道:“縱使有詐,建虜用這等伎倆,情形也是很窘迫了?!? 沈世魁贊同道: “如今我東江兵馬十五萬,且都已嚴訓近一年,便是建虜真有什么詭計,也大可一戰?!? 毛承祿主動請纓: “父親讓我打頭陣,若是果然有詐,再做計較不遲?!? 毛文龍搖搖頭: “這次要戰,就索性和建虜決一死戰。除開三萬兵力據守鮮國,調十二萬大軍,堂堂正正和韃子斗一場。再派人聯絡劉興祚兄弟,讓他們到時再襲擊建虜后方。無須關寧,我等也可掃滅這建虜。” 眾將領聽毛文龍的意思是要和建虜作最后之決戰,無不熱血沸騰。 說實話,這將近一年的軍隊整訓,又加上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眼看著東江全軍從一支疲羸瘦弱,軍器殘缺之旅,已變成兵強馬壯,盔甲鮮明,器械鋒銳之軍。 他們也早就躍躍欲試,想看看這一年練兵的成果究竟如何。 現在的東江軍對后金,就算戰力沒有占優,也至少是持平了。 多年積郁之壓抑憤懣,血海深仇,只待這一場大戰來舒泄。 既然已經決定,便安排進軍事宜。 毛文龍親率沈世魁、陳繼盛、易承惠諸將在前路。一共五萬人。 張繼善帶著毛有功、毛有杰在中路,一共四萬人 毛承祿帶著毛永詩、曲承恩在后路,一共三萬人。 毛承祿所率軍人數最少,卻最為精銳。 對這個安排,眾將領大惑不解。 按理,應該把最精銳之軍放在前鋒,才能摧堅破陣,激發士氣。 放在后面不但起不到多大作用,反而可能被前方拖累。 而毛文龍作為主帥,為安全,則應該放在中路,可以根據形勢變化,指揮調度。 而后路軍則主要是押運和保護輜重物資,,可以讓稍微弱一點的來負責。 現在毛文龍這安排卻反過來了。 毛文龍對眾將的疑惑,卻也不解釋,只說自有道理。 不過好在如今的東江軍,即便相對稍弱的部分,都頂的上一年前最強精銳了。 十二萬東江軍過通遠堡后,沿著草河堡、灑馬吉堡向東北方向行進。 到一堵墻堡后過太子河,再過清河堡。 這是向撫順方向去。 畢竟濟爾哈朗在撫順反黃臺吉,如果屬實,則和虜酋已成仇敵。 即便濟爾哈朗不投降東江,虜酋也不會發兵支援 撫順比起沈陽又相對容易攻取。 等東江軍前鋒來到散羊峪堡時,卻見有上百個金錢鼠尾韃子騎兵等候在堡城前,不過卻沒有帶兵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