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 贏與輸-《明末逐鹿天下》
第(3/3)頁
主持人王小虎微微頷首,目光滿是誠懇的說道:“聽眾沒看過米先生編寫的雜志,也應該聽過咱們這個節目。
每當有重大的戰爭發生,咱們節目都會及時報道。
聽眾們也應該明白,這些國家為什么屬于贏家。”
米有德繼續介紹道:“不輸不贏的國家,除了我上述舉例的那兩個特殊的贏家,沒有被卷入戰爭的國家,都被劃歸這一行列。
唯一因為戰爭被劃歸這一行列的國家,那就是吳國。
關于吳國,我要多談一談。
吳國處于勝利的聯盟一方,如果他能在戰后瓜分世國聯盟的利益。
吳國即便不被劃分為大贏家,那也會被劃分為小贏家。
但由于帝國的介入,吳國沒有得到更多的利益。
有人認為吳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他卻贏得安全發展的地緣環境。
綜合吳國的付出與獲得的利益,我把吳國劃分為不輸不贏。”
米有德說完這一段,他看到主持人王小虎沒有示意他停下,選擇繼續講述。
“至于這場戰爭的輸家,不需要我多說,大家也有目共睹。
那就是這場戰爭戰敗的國家。
在戰場上戰敗,如果不是宋國這種有海軍為屏障,又能搶奪大量殖民地的國家,必然會是輸家,只是大輸小輸的區別。
沒有損失核心利益,還有希望崛起的國家,那就是小輸。
趙國、魏國、楚國、唐國、慶國、蜀國都算是小輸。
損失核心利益,如果沒有極大的機遇,很難再次崛起的國家,他們就屬于大輸。
這樣的國家只有兩個桂國和閩國。
桂國已經被帝國解除所有武裝。
桂國沒有自己的軍隊,他已經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只能成為帝國的仆從。
桂國能夠活著,已經是皇帝蘇河對其最大的恩典。
桂國失去了未來,當然屬于大輸。
閩國在這場戰爭之中,失去了一大半的核心領土。
北非地區的資源還有蘇伊士運河分享到的收益,幾乎失去了大半。
閩國的脊梁骨幾乎被打斷,閩國再也無法成為一個大國。
閩國同樣失去了未來,再也無法發展成地區強國,這樣就屬于典型的大輸。”
主持人王小虎聽到米有德講述完,他對于各個國家在這場戰爭中是輸家還是贏家的分析。
除了一些國家出乎意料,大部分國家的定位,都符合他的認知。
主持人王小虎帶著笑意感激道:“感謝米有德先生給大家帶來的講解。
各位聽眾聽完之后,應該對于各國具體的情況有所了解。”
王小虎的畫風一轉,告別道:“今日的節目即將結束,《戰爭觀察》也要和大家說再見。
我還會在東方廣播電臺,主持新的節目,希望各位聽眾繼續收聽。”
他把目光看向米有德,詢問道:“米先生多次做客節目,所給出的預測十分精確。
經歷這場戰爭之后,各國重新恢復到和平狀態。
讀者對于各國的狀態了解也就沒有那么急迫。
據我的了解,米先生所編撰的雜志銷量會急劇下降。
針對這個情況,米先生已經做好了準備嗎?”
主持人王小虎對于這個問題,已經提前與米有德溝通過。
東方廣播電臺之所以問出這個多余的問題,就是感激米有德對于臺里的支持。
利用節目的關注度,宣傳米有德的名氣,讓他不至于在戰后,活得窮困潦倒。
米有德自信的說道:“帝國的一家大學,已經邀請我去做教授,我同意了他們的邀請。
我今后的生計,各位聽眾不用擔心。
我也希望各國局勢能夠一直平穩下來。
但我的經驗告訴我,未來的某一天,大家依然會用到地緣學說。
我身為一個學者,要把這門有用的學說傳承下去。”
主持人王小虎鼓起掌,他隨后說道:“大家一起祝福米有德先生,獲得帝國大學的看重。
感謝大家的收聽,《戰爭觀察》節目正式結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