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戰后概況-《明末逐鹿天下》
第(3/3)頁
只不過因為各國在戰爭中吸取的教訓各不相同。
他們最終選擇了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
楚國堅定地認為,自身極度缺少一支強大且能征善戰的軍隊。
他們毅然決定在歐洲戰事結束之后,派遣軍隊南下非洲,繼續奪取殖民地,以此作為練兵的絕佳途徑。
楚國原先的殖民地被宋國所占,楚宋之間的殖民地戰爭,再度有爆發的跡象。
只是楚國這次吸取教訓,要先購買帝國強大的海軍艦船,才能把軍隊送到非洲。
用小艇挑戰大艦,運氣不會總站在楚國這一邊。
瑞國則是在盟友曹國的大力協助下,幸運地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也正因如此,瑞國更為傾向于全力維護戰略盟友關系。
瑞國與曹國之間的聯系愈發緊密,猶如交織在一起的堅固繩索,牢不可破。
西歐這些國家當中,最為凄慘的當數蜀國。
它幾乎被戰爭時期那龐大的貸款徹底壓垮,整個國家陷入了沉重的困境之中。
全國上下,人人無暇他顧,想方設法勒緊褲腰帶,拼命還債。
遼國的貸款好欠,帝國的貸款可不好欠。
帝國有著強制執行的強大實力。
……
4365年(公元1668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歷時數個月時間,米有德終于完成他的旅程。
客輪的汽笛聲非常響亮,緩緩??拷w國的黃金港。
米有德此次在美洲的行程可不簡單,是從趙國的雄英港出發,沿著美洲那蜿蜒曲折的海岸線,兜兜轉轉走了一大圈。
這一路,他途經了趙國、襄國、曹國、魏國、祁國,除了位于美洲極北之地的燕國未曾涉足,他可謂是走遍了美洲的諸多國家。
也正是因為有著這般實打實的探索經歷,米有德對于美洲的實際情況,有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深刻體會。
美洲西海岸的各大城市,繁榮昌盛之景遠超東海岸的各大城市。
曹國與魏國之間的那場戰爭來說,最終獲勝的是曹國。
曹國的勝利,雖說與其精妙絕倫的戰術有著一定關系,但最為關鍵的一點,還在于兩國實力的懸殊對比。
這種情況與米有德最初的設想大相徑庭。
他之前一直以為,地緣學說的理論不成熟,預測美洲的情況不準確。
經過這次旅程,米有德才搞明白,他對于美洲各大藩屬國的信息收集不精確,遺漏了一個重大變量。
他之前只考慮美洲自身的情況。
無論是從地理環境,還是資源方面來考量,美洲西部本應處于劣勢。
美洲西部有著一條縱貫整個美洲的巨大山脈,這使得美洲的地貌呈現出以西部山脈丘陵為主的態勢。
而美洲東部,則是一望無際的廣袤平原。
再者,礦產等重要資源,同樣是美洲東部更具優勢。
最為關鍵的是,美洲東部還擁有著極為充沛的水資源,這可是發展工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
太過自負,不能實事求是的學者,無法想象處于劣勢的美洲西部,發展得竟然更加繁榮興旺。
米有德有了這個結論,他在思考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那便迎刃而解。
原因很簡單美洲西部距離帝國最近。
正因如此,這里能夠優先獲得帝國的工業產業轉移,率先了解到帝國最為先進的工業技術。
而且,帝國前來移民的人材最先抵達的地方,也是美洲的西部。
正是憑借著能最先吸納帝國前來的人才與工業技術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美洲西部才得以在發展的道路上一馬當先,最先繁榮起來。
米有德走下客輪,他與一直辛苦護衛的團隊解約,結清剩余的錢款。
他在黃金城找了一家旅店住下,開始寫他一直想寫的著作——《地緣的影響》。
米有德的經歷,讓他下筆如有神,這個鴻篇巨著在他筆下慢慢完成。
他累了停筆時,依舊保持收聽東方廣播電臺的習慣。
了解到經歷這么長的戰后修復,各大藩屬國已經走出戰爭的陰霾。
各國百姓用勤勞的雙手,重新編織著國家的繁榮與昌盛。
田間,農夫們辛勤耕耘,播下希望的種子;商鋪里,商人誠信經營,互通有無;學堂中,孩童們朗朗讀書聲,傳遞著對知識的渴望。
漢人以極強的韌性度過危機,各大藩屬國都開始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