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貨幣改革-《明末逐鹿天下》
第(3/3)頁
“林愛卿,你是內閣首相,對于這件事情,你有何看法?”
內閣首相林文靜心中暗嘆,知道自己躲不過去了。
但金本位改革,涉及到的層面實在是廣泛而復雜,這幾乎相當于要將現在流通的銀幣廢除。
能夠光明正大地拿出來的銀幣,必然能通過官方渠道,兌換成新的金幣。
但是,這世間還有很多見不得光的錢財,一旦改革推行,這些錢根本不敢拿出來,一夜之間就會如同廢銅爛鐵一般,毫無價值。
誰手中的這種黑錢最多,當然是官員與權貴。
他們利用手中的全力去變現,只敢收現銀,不敢收紙幣,因為紙幣上有水印和編號。
如此巨大的變動,必然會引起極大的動蕩。
首相林文靜硬著頭皮說道:“陛下,如此重大的改革,稍有不慎,很可能會引起國家的動蕩。
臣建議謹慎而為,改革要逐步推行,給百姓充足的反應時間,讓他們能夠適應這一巨大的變革,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混亂局面。”
皇帝蘇河對于首相林文靜那瞻前顧后、缺少決斷力的回答,心中滿是不滿。
林文靜此人,平素處理日常政務時,倒是能做到井井有條。
可一旦面臨大事,就是這般畏首畏尾。
皇帝蘇河隨即將目光轉向了太子蘇蜀,他滿心期待地看一看,自己精心培養的接班人,所做出的回答能否讓他感到滿意。
太子蘇蜀一直在仔細觀察著乾清宮內眾人的表現。
大都督府的眾多官員對于金本位還是銀本位之事,顯得漠不關心。
只要朝廷能夠下撥足夠的軍費,大都督府的官員們在不涉及自身衙門利益的情況下,通常不會參與事情的討論。
內閣的閣臣和各部的尚書、侍郎,其中很多人都眉頭緊皺,對于金本位的支持態度并不堅定。
太子蘇蜀清晰地看到了這一情況,他心里明白,自己能做的選擇其實并不多。
他絕不能與大多數文臣站在一起。
因為那樣會讓父皇覺得,太子與文臣聯合起來反對他的政策。
一旦讓父皇產生父子離心的想法,自己這太子的地位恐怕就難以穩固。
太子蘇蜀真誠地說道:“父皇,兒臣認為金本位替代銀本位這件事完全可行。
黃金的產量相對較為穩定,其價值也被大多數人所認可。
帝國最廣大的百姓,他們平日里所用的交易貨幣主要是銅幣和一兩銀幣的紙幣。
只要朝廷能夠保障銅幣的價值不發生大變化。
并保證印刷紙幣的速度,能夠滿足百姓的需求。
朝廷只需要發行少量制造不易的金幣,以制造簡單的紙幣替換,錢的規模能滿足市場的交易。
為了保障百姓的使用的習慣,新幣與一兩銀幣等值的貨幣,取名為‘一兩’,以此類推。
‘兩’除了是重量單位外,它還成為新的貨幣單位。
這樣就不需要百姓重新記憶,新金幣的面值,導致市場交易出現混亂。
那么金本位替代銀本位這件事,對于廣大的底層百姓而言,影響其實不算大。
帝國那些最頂級的商賈與權貴,他們之間的大額貿易往來,多數是通過銀行進行。
不管是金本位還是銀本位,在銀行的賬本上,都不過只是一串數字罷了。
所以金本位替代銀本位這件事,對于大商賈的影響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巨大。
至于其他群體,只要我們做好新舊貨幣的兌換工作,所造成的動蕩是完全可控的。”
皇帝蘇河聽完太子蘇蜀的這番回答,臉上終于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當即拍板,讓太子蘇蜀專門負責帝國的貨幣改革事宜。
太子蘇蜀接到這一重任后,行事雷厲風行,直接宣布帝國將在一年內廢除銀幣。
帝國的各項物資,全部按照金幣來定價。
在這過渡期間,朝廷各大銀行會依照官方匯率,不收任何手續費,為民眾提供銀幣兌換金幣的業務。
百姓存在銀行的錢,將會自動兌換為新貨幣。
百姓只需要兌換手中的銀幣與紙幣。
帝國轟轟烈烈的貨幣改革,就此展開。
它不止沒有影響到帝國商業的發展,反而因為提升紙幣的地位,市場上有充足的貨幣供應,帝國商業變得更加繁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