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翌日朝陽起,吏部侍郎沈硯之忽然提出辭官,轉手就被鎮北王外放到了福州。 福州近年來十分不太平,水匪頻頻出沒,眾人都道沈侍郎和鎮北王有仇,不然,也不可能被貶到那種地方去。 對此,沈硯之不發一詞,鎮北王則是將內閣和邊境牢牢掌控在了他的手上。 一時間,朝中個個如履薄冰,不敢生出二心,唯恐和沈硯之一樣受挫。 次年,李曇年和陸執的第一個孩子降世。 是個兒子,陸執給他取名謝崢,又過了兩年, 他又給謝崢添了一個妹妹,名喚昭昭,意寓同明月一般明亮。 同年三月,東瀛進犯,遠在福州的沈硯之和陸執聯手,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也就在此時,大伙兒才知,陸執并非厭惡沈硯之,而是早在三年前,就和他下了一盤棋。 同年隆冬,沈硯之被調回京中,幼帝給他連升了兩級。 這時,朝中眾人方才知曉,原來,鎮北王用人極有眼光,不論過往有什么私怨,只要對方有才能,他都會予以重用。 朝中仕子大受勉勵,越發勤學好問,只望有朝一日,能得到鎮北王,能得到大慶的重用。 而與此同時,幼帝也越發勤勉,每有大事,都會主動和陸執相商。 十年的時間,陸執一手將他扶持成了一個合格的君王,此外,還在朝中幫他培養了不少可用之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