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燕卿大喜過望,當即,當著多門二郎的面,用電話聯絡了吉城的希洽,把這個好消息通報過去。 希洽卻態度有些曖昧,也聽不出喜怒,只是淡淡表示,自己會立即派正式使者前往長春。 既然已經就和談事情,與省城大員通過氣,希洽不再召集大員們討論,指令省府參議安玉珍作為自己的使者,立即前往長春迎接多門二郎。 此時張燕卿就是在等待安玉珍。 當安玉珍抵達后,張燕卿與安玉珍簡單交談一番,匯報了上午與多門二郎會談的經過,安玉珍這才去拜見多門二郎。 雖然已經夜深,多門二郎并未休息,甚至都未換下軍服,一經通報,兩人就得到了多門二郎的接見。 安玉珍見到多門二郎,簡短客套后,立即表示,懇請多門師團長率領關東軍,“和平”進駐吉城。 聽到“和平進駐”幾個字,一邊的張燕卿眼睛都瞪圓了,喂喂,這和之前說好的不一樣啊,不是和談么,怎么談都不談,就要求進駐?這樣干,大家的好處該怎么分? 安玉珍與多門二郎都不搭理張燕卿。 多門二郎很在意安全問題,畢竟吉城還駐守著上萬奉軍,就看十月十一號白天,長春奉軍的抵抗意志,以及表現出的戰斗力,日軍貿貿然扎進去,別提什么“和平進駐”了,不被那些奉軍全干掉,都算他家祖上神明保佑。 安玉珍微微一笑,告訴多門二郎,希洽已經將吉城駐守的奉軍全數調出,就這樣還不放心,傍晚時候,派出省府軍官,前往各部收繳、封存這些奉軍手中武器,雖然只收繳三分之二,已經足夠將這些奉軍戰斗力削減到最低水準。 最后,安玉珍向多門二郎拍胸脯保證,此次吉城之行,希洽絕對擔保多門二郎的人身安全。 多門二郎略一思索,便答應下來,當場給部下下令,動員第4聯隊所屬八百余人,立即登車,與他共同前往吉城。 這么急? 這下輪到安玉珍和張燕卿吃驚了。 多門二郎淡淡一笑,也不解釋,只讓兩人準備下,等會隨同他一起乘車前往吉城。 但在多門二郎心中,倒是很清楚,觀察長春奉軍的抵抗力度與時間,就能清楚希洽對吉省奉軍的控制,遠未達到如臂使指般自如,若此時不當機立斷,乘著吉城空虛以及希洽的高度配合奪取吉城,戰機必然稍縱即逝,等到那些奉軍反應過來,別說自己手里這千把人了,就算調動重兵前來攻打,怕是也討不到好去。 因此,日軍必須當機立斷,采取果斷行動,迅速奪取吉城,才能為多門二郎增添一個可觀的武勛,更可以按照多門二郎之前與板元征四郎暗中策劃的那樣,跳出本莊繁劃定的圈子,借機將滿洲戰事擴大,讓他們有攫取更多武勛的機會! 民國二十年十月十三日清晨。 多門二郎率領第4聯隊所部七百余名日軍抵達吉城。 剛下火車,第4聯隊就飛快控制了吉城各處要地,與此同時,多門二郎入住吉城火車站附近的名古屋旅館,并將此處設為臨時師團司令部。 當希洽趕來拜見多門二郎后,這位第2師團長一點不講師生情誼,有如對待奴才般,直接對希洽下令,要希洽在三日內,立即將吉城內所有武裝部隊,以及撤出吉城部隊全部繳械。 不僅如此,多門二郎還要求希洽發布公告,將奉軍在接受金陵當局改編后,更名的東北邊防軍吉林副司令長官公署,以及吉省當局全部撤銷,改由希洽組建新的吉省“和平”當局,宣布脫離金陵當局,轉而與日本關東軍達成“保護”協議! 希洽以及與希洽同來的所謂“志同道合”大員們,聽完這些要求后懵了,尼瑪,這哪是和平談判,哪里是雙方合作“改朝換代復辟前朝”,這就是全面投降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