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自然,他可是李破山。”徐牧嘆道。 未再猶豫,徐牧抬了手,頗懂察言觀色的黃道春,急忙扯起嗓子大喊。 “主公啟程——” 入河州,又出河州,徐牧心事重重,直奔望州故地而去。在他的前方,常四郎的兵馬或已經快到草原,會將剩余的狄戎勢力清剿干凈。 …… “我當年拿著一個碗,跟著牧哥兒從街頭跑到結尾,才討了半碗糊糊,還全讓牧哥兒搶著喝了。” 司虎正煞有其事地說著往事,“那年牧哥兒十八歲去清館打霸王樁”,“牧哥兒帶我翻墻去找寡居婦”之類的事情,都一字不落地吐了出來。 怕惹了軍心,后邊的一個校尉急忙捂著司虎的嘴,連拖帶勸地拉走。 “蜀王,便是此處了。來往的百姓,還有許多的行伍將士,都在此祭拜。”黃道春抹了抹額頭的虛汗。 徐牧下馬抬頭,看著面前的一座小祠廟,廟前有碑文,是關于三千筒字營死守望州的故事。 廟前的小香爐里,尚有余香縈繞。在碑文的旁邊,還立著一個老人的塑像。老人拿著一柄刀,抬起的臉龐間,正窮極目光望著遠方。 在當初,大紀病弱不堪,被北狄咄咄相逼。而三千筒字營的赴死,應當是最悲壯的一場殉國了。 “狄戎人過了河州后,將許多筒字營的祠廟都打爛了。你瞧著這一座,還是后來新修的。河州里有娃娃,我便在城門的老樹下,與他們講筒字營的故事。講到后來,筒字營都戰死望州城了,娃娃們哭了,我這老臉兒也跟著哭了。” “尋常時間,過路的皮販子,送公文的郵人,查探的斥候,行軍的小隊哨伍,經過了這里,都會想著上柱香,拜祭一番。我原先聽著這些情報,還是不懂的,后來漸漸懂了,我中原大族,不管任何的時代亂世,終歸會有許多的英雄先站出來,以先人之態,替我們披荊斬棘,替我們做了表率。” 徐牧聽得動容,轉過頭看向黃道春。 “蜀王勿怪,我現在……太想進步了。” 徐牧露出笑容,點了點頭。不多久,他緩了緩思緒,才輕步走上前,捧起三束燃香,三拜后,又行了跪禮,才認真插到了香爐上。 事畢,他轉過了頭,看著那尊尚有些潦草的塑像。一恍惚,當年的老官差又站在了他面前,神態痛苦,對他說中原長城不再,對他說那年二十有四,要殺盡狄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