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著陳歡語的幫助,岳龍剛毫無疑問比歷史上更快的找到了了自己的自信和風格。 雖然演出經驗的慢慢積累,盡管目前他的水平和咖位還比不上曹、何二人,但也是一名拿的出手的好相聲演員了。 再加上他的相聲作品最常演的都是《學歌曲》《歪唱太平歌詞》或者《保安隊日子》這些熱鬧的相聲,做為一場演出的開頭,熱場子毫無疑問是非常合適的。 至于第二場則是郭桃兒和于謙的相聲。 當天的演出一共是七場,郭桃兒回到自己的老家自然是最賣力氣的,除了第二場外,第四,第七場都是他們的。 而至于陳歡語和常元的演出則是在第六場,位于第五場的何云偉、李菁之后,表演的是津都觀眾更買賬的偏傳統相聲《白事會》。 這段相聲光看名字就能明白的大概,就是以喪事為主題的,一般是以逗跟的說幫捧跟的父親辦喪事,覆蓋面很廣,將京、津地區的喪事風俗基本都涵蓋了進去。 其中有笑點還熱鬧,當年也是一個比較熱門的相聲節目了,就連馬爺和相聲名家王鳳山都說過這段。 當然后邊因為凈化相聲等等方面的推行,這個相聲也跟《托妻獻子》《反七口》之類的本子一樣,被劃入了舊相聲糟粕一類,同樣有好多年沒人正經說過了。 這次敢于拿出來,除了繼承傳統以外,陳歡語和常元也是在維持框架的基礎上加了不少新鮮的元素融入其中,為的就是讓新老觀眾都能聽的滿意。 ……………… ……………… 節目一場接著一場,盡管沒有去上場門前觀瞧,不過聽著隱約傳來的笑聲,后臺的相聲演員神情都是輕松了不少。 陳歡語看著演出回來有一會兒的岳龍剛笑問道:「怎么樣小岳,第一次在津都演出感覺是不是也挺爽的?」 「嗯師叔,今天來的觀眾真是挺熱情的,演出進行的挺順利該響的包袱都響了。」 「而且不得不說這里的觀眾真的懂,節骨眼掐的真好,都沒有一個刨底跟著起哄的,不得不說這個感覺真舒服。」岳龍剛開口感慨道。 此話一出,后臺的演員們一個個也都是認同的點了點頭。 隨著徳蕓社在京都的出名,其中大多數都是好事兒,但要說煩惱的話其實也是有的。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徳蕓社的演出難度也在持續的提升,然而這樣的提升并不是因為觀眾變專業了,相反是因為觀眾沒那么專業了。 網絡和媒體成就了徳蕓社,同樣也把徳蕓社提到了大眾的風口浪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