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蔣睿恒睡熟了。 李嘉宇輕輕動了動,從蔣睿恒的懷里出來。他輕輕捧起蔣睿恒的右手—— 右手掌心的傷疤在經過了三個月后,依舊那么明顯。增生的新肉在手心上形成了一道明顯的凸起。李嘉宇摩挲著這道疤痕——當初蔣睿恒救下自己時手掌被刀劃過的景象,此刻依舊歷歷在目。 從蔣睿恒手受傷算起,除了手術及頭兩次的復健他陪著蔣睿恒去過以外,剩下這兩個來月的復健都是蔣睿恒自己去的。李嘉宇曾經提過好幾次要陪他去,可是都被蔣睿恒拒絕。李嘉宇知道蔣睿恒自尊心重,所以被拒絕了幾次后便也不再堅持。他曾經問過蔣睿恒幾次復健的進度,每次蔣睿恒都說“還不錯”,然而看蔣睿恒剛才那樣子,李嘉宇突然有點擔心蔣睿恒手康復的進度是不是真的如他說的那么好。萬一他不讓自己去不是單純的好面子,萬一他的手恢復得不理想…… 李嘉宇不敢往下想。 他決定,一定要去找蔣睿恒的醫生了解一下情況。 第二天,李嘉宇背著蔣睿恒找了個借口離開警局,直奔蔣睿恒治療的醫院,他找到蔣睿恒的主治醫生,開門見山地說明來意。醫生一開始頗有些懷疑,直到李嘉宇亮出警官證證明自己的身份,并且告訴醫生蔣睿恒的手是因為他而受傷,醫生這才相信了他。 “他的手恢復的情況確實不快。人手部神經肌腱都很密集,加上他當時那一刀挨得很深,不只有肌腱斷裂,骨頭也受了傷。雖然我們手術中已經將這些都接上了,不過他右手使力情況恢復得始終不好,前兩天我們剛給他做過一次詳細的復查,我們發現他有一根肌腱的恢復情況不太好,有黏連的情況,恐怕需要做一個剝離處理。” 李嘉宇聽得心頭一緊:“剝離?那是需要再次手術?” “不一定要開刀,微創也可以,不過技術難度就稍微大一些。” “那去北京是不是能好一些?” “如果去北京找相關專家的話,應該會比我們這邊技術更好些。”醫生坦承。 “醫生,”李嘉宇猶豫一下,還是決定開口,“您應該也知道,睿恒他是做法醫的,您跟我說實話,他的手還能拿解剖刀嗎?” “人手是肌腱神經最密集的地方,想要恢復需要時間和耐心。以他目前的情況來看他的手拿握東西都不成問題,雖然有些精細動作做起來還是有些費力,但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復健應該能比現在更好。他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力量性不足,一旦長時間使用手就會脫力。這個也需要長時間的練習來慢慢恢復。所以短期以內,他恐怕還是無法長時間握刀的。” 總歸不是最壞的可能——李嘉宇心中稍微踏實了些。他謝過醫生轉身出門,不想剛一出門來,就在走廊上迎面碰上了蔣睿恒…… 作者有話要說:前面的蔣欣篇改名字了,大家注意到了嗎?本來番外都是想以時間為題目的,可寫蔣欣篇的時候,腦中一直在循環胡夏的《那些年》,突然發現,既然卷名為“歲月如歌”,用歌名來做章節題目也不錯,于是就改了。蔣李這篇題目來自無印良品的《別人都說我們會分開》,題目看著有點悲,但也看怎么解讀。“別人”都不看好我們的情感,但我偏要打破他們的預言——這大概就是蔣李的心聲。 蔣李篇應該是網上放出的最后一篇番外了,程沈篇的番外就留到實體書中了,總要給個志留一點驚喜。 另外說件事情,其實我之前也一直在說,我只是個業余寫小說的,不學醫也不搞刑偵,所以寫作中難免會有專業性的錯誤,如果有專業人士愿意指正并提出修改意見我歡迎也愿意虛心接受,但冷嘲熱諷就不必了。誰也不是百事懂萬事通,用你的專業來嘲諷別人都不專業就像專業運動員橫掃業余愛好者,贏了也沒什么好驕傲的。這一章還有醫學的內容,我還是不懂隨便編的,就醬。 周末愉快~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