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曉帥,要不你去跟鄭非認個錯,以后你跟著他算了。” 高曉帥搖著頭:“不要,跟那種人在一起太難受了,什么都比不過他,還是跟著師傅好。” 趙大缸愣了下,總感覺有被冒犯到,可想想自己這個徒弟,向來說話就不是很好聽。 ...... 某處弄堂里的一間書房,一位姓江的連環畫家,拿著報紙的手不停在抖,臉都給直接氣黑了。 雖然通篇讀下來,沒有一句話點到他,可也句句都不離他,尤其最后那句。 “雖然我向死而生的路再次被堵,可我依舊充滿斗志,因為我知道這條路走對了,不然就不會有人嫉妒和憤恨。” 就差把他名字寫上去而已。 原本他發完那篇批判性的文章后,領導們,都已經決定取消《風云》漫畫的再版。 可這篇文章出來后。 江維山感覺事情可能會朝著他不想看到的方向發展。 只要是在這篇文章里,鄭非立足于待業青年這個群體,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經歷過無數磨難,通過不間斷努力,才獲得成功的漫畫家。 在待業青年這個群體里,鄭非可以說是萬里挑一,可偏偏這樣的萬里挑一,還有人把路給堵死了。 這能不憤怒嗎。 在那個年代,大家經歷的苦難實在太多太多了,很多負面情緒都沒地方宣泄。 江維山這個行為,跟那個年代戴袖套的沒有半點區別。 對于這種人,大家更是痛恨,當天下午,就有不少待業青年自發到先進出版社為鄭非出頭,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對他們來說,最不缺的就是時間。 先進出版社被圍的水泄不通,一看到這個陣仗,樓下負責傳達的大爺,嚇得躲進了辦公室里。 今天有上班的莫常山,趕緊出來解釋道:“同志們,你們聽我說,我們出版社也是受害者。 ...... 你們真要為鄭非老師打抱不平的話,建議你們到上美出版社去,那篇抨擊鄭非老師的文章,是他們一位姓江的副總編寫的。” 聽到莫常山的話后,一群人浩浩蕩蕩前往了上美出版社,把出版社門口圍得水泄不通。 “讓姓江的出來。” “我們要跟他理論理論,憑什么,對鄭非老師懷有那么大的惡意,要這樣看不起我們待業青年。” “是嫌我們還不夠慘嗎?” “今天,必須要給個解釋。” ...... 看著數以百計的待業青年,上美出版社的員工嚇得都只能繞路走。 得知具體情況后,一個個都忍不住罵起了江副總編來,全都覺得他太過小心眼。 可也有人很樂意吃瓜,反正火燒不到他身上,恨不得事情再鬧得大一點。 拿著報紙的鄭非也很是滿意,他打算到先進出版社跟莫主編探探口風。 咨詢一下,領導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和指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