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萬海城的建設依舊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目前大部分的主體結構已經快要結束,正在抓緊結頂。 北寧書院那邊,有了儒圣坐鎮,自然欣欣向榮。 越來越多的外城儒生,不惜重金也要加入北寧書院,但可惜儒圣親自定下的考核太過嚴格,每月能順利通過并進入的,不足十人。 天工工坊這里,依舊是整個北寧城最為忙碌的。 目前整個天工工坊占地一百畝,各類工匠近八萬人,其中還不包括礦區的。 “讓人再開墾出三十畝荒地出來,用作北寧兵工坊的專用地塊。” 秦軒看著地輿圖,下令道。 下首的諸葛玄、邱行知和崔玉等人,微微點頭。 如今北寧城的軍械、兵器研究已經完成了最初始的工業基礎,的確是時候獨立劃分出去了。 一來是方便管理、保密,二來也是將兵工坊作為未來北寧城的重中之重,全面獨立開發。 “根據這個月人口普查,北寧城如今人口剛剛突破一百一十萬,且每月都在新增當中?!? 邱行知開口道,他主管著整個北寧城的政務,特別是人丁、田畝、賦稅、經商這四塊。 秦軒曾特別下令,必須要時刻關注,并且想辦法增加這四方面的數量。 “賦稅這塊,北寧城雖每月能收到將近兩百萬的稅銀,但因為要同時開發萬海城、北荒區筒子樓以及修繕城內主干道,所以結余有限?!? 提起賦稅,邱行知難免皺起眉頭。 如今的北寧城,可謂是日進金斗,可同樣的,這也是一只吞金巨獸。 不說其他,單單就是每個月支付給災民的俸銀,便是一筆可怕的數字。 “繼續保持,如有需要,可再度提升城內預算?!? 秦軒不多做解釋,北寧城絕不是單單的一座人口大城,而應該是一個集文化、經濟、軍事,乃至是農業為中心的大型綜合體。 唯有這樣,當北寧城向外擴張的時候,才能夠始終保證其穩定性。 “最近內城來了不少胡商,引起了一些治安問題,但考慮到他們為北寧城帶來的……” 崔玉剛說了一半,秦軒便已經眉頭一皺,冷聲打斷道: “治安是一切經濟的基礎,如果不能保證治安環境,那就不可能有長久的經濟繁榮。” “趙將軍,即刻起,從神策軍中再抽調五百巡邏兵,凡鬧事者,全部抓起來,情節嚴重者,入獄或直接驅逐,永世不得入城?!? 亂世用重典,秦軒不想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崔玉臉色微微發白,他終究是讀書人,習慣性采用懷柔政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