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李青松不同! 基于自身所掌握的龐大科研資源,哪怕分出僅僅十萬分之一用在這種特殊探測器的研發之上,都足以碾壓其余正常文明。 不僅戰力和性能碾壓,便連升級迭代速度也會碾壓! 一番研究后,很快,新一批專門裝備了各種小型且隱蔽進攻武器的探測器投入到了這個星系之中,并立刻取得了效果。 一顆探測器旁邊約一萬公里處,另一顆造型、風格與自己俱都完全不同的探測器正悄然懸浮著。 李青松立刻操縱己方探測器前進,間隔一千多公里便發出了一道激光束。下一刻,那探測器立刻失去了動靜。 它的主能源通道被李青松切斷了! 另一些探測器涌現出來,在李青松的操縱之下十分快捷的將這臺探測器撈走了。 一番分析檢測后,李青松立刻確定,這臺探測器出自一個引力文明之手,且科技程度比自己稍微弱一些。 “編號為1號文明吧。” 其余地方,更多探測器正在四處出擊,接連捕獲了二十多種具備不同技術路線、不同建造風格的探測裝置。 “就算算上偽裝的,這二十多種探測器,也至少意味著二十個左右的引力文明啊……且科技程度有高有低。 再加上可能有的至少兩個暗力文明,這個小小的星系之中還真是熱鬧啊。” 有幾次,李青松特制探測器被毀滅的方式明顯超出己方科技,明顯處于暗力層次。基于此,李青松才確定這個恒星系之中至少有兩個暗力文明。 “但還不夠完全,還得繼續搜索!” 李青松一聲令下,更多二代間諜探測器投入到了恒星系之中。與此同時,其余文明的探測器也明顯開始升級迭代,于是,發生在這個恒星系之中的,誰都不敢鬧出太大動靜,一切都只在暗中交鋒的探測器攻防戰愈演愈烈。 到了后來,縱然李青松接連迭代提升性能,平均每天被毀滅的探測器數量也攀升到了10萬臺以上! 當然,其余文明的探測器損毀數量更多就是了。 每天李青松都會投入大量探測器,遇到落單的其余文明探測器便直接打壞然后捕捉,遇到疑似暗力級別探測器便直接溜走,各種戰術、各種計謀,各種合縱連橫,在這個小小的恒星系之中打的不亦樂乎。 但明面上卻幾乎沒有發出什么動靜。那個電弱初級文明對此仍舊毫無所覺。 有一名在這個文明之中享有極高聲望的偉大科學家,甚至在李青松的注視之下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我們文明極有可能是這宇宙之中唯一一個文明,至少也是第一批文明。 這浩瀚星空之中,極有可能根本不存在其余智慧生命。就算存在,也可能處在極為原始的狀態。 我們文明極有可能是孤獨的……” 李青松心中暗自冷笑。 在這漫長的暗中交鋒里,總計有一百萬臺以上的探測器成功被李青松捕捉。經過詳細分析后,這一百余萬臺探測器按照不同的路線和風格、審美等,被李青松劃分成了25個大類。 但這其中,李青松并沒有發現類似當初莫萊斯文明建造風格與科技路線的探測器。 “是灰蟲文明沒有來這里,或者來了這里但并未參與這一場混戰?又或者……灰蟲文明的技術路線與莫萊斯文明產生了差別,沒有被我認出來?” 李青松默默的思考著,但并未得出結論。 不過倒是有另一批探測器引起了李青松的興趣。 仔細分析之后,李青松從這一批探測器上找到了一些熟悉的痕跡。 這和當初自己遇到的深淵文明似乎有些相似啊…… 當初在綠光族所在的那顆白矮星周邊,自己護送青藍回去的時候,遇到了正在攻打白矮星,試圖俘獲綠光族的深淵文明。一番交戰后,自己獲勝,但并未滅絕他們,而是將深淵文明放走了。 如果這些探測器真的是深淵文明所造,那么……他們也晉升到了引力級別,且打算加入銀河聯盟? 想了想,李青松又捕捉了一顆具備這種特征的探測器,但并未摧毀,而是主動發送了一道信息過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