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有魔眼文明?灰蟲文明沒有參加此次會盟?” 這個結果再次引起了李青松的思考。 “無論從哪方面來分析,灰蟲文明都不應該拒絕此次會盟才對……但為什么,他們沒有參加? 并且在這段時間之中,灰蟲文明始終處在高速航行狀態之中,一次都沒有停下來過。這并不符合常規航行的模式,很顯然是出于某種目的才如此的。 躲避我的追蹤? 融合莫萊斯文明后,灰蟲文明確實可以知曉有我的存在,且對他們抱有敵意。但很顯然,加入會盟之后,有空間級文明的安全保證,他們完全不必再擔心受到我的威脅。 所以他們拒絕會盟,并且始終保持高速航行的真正原因應當與我無關。 那么,他們究竟想做什么?” 李青松抬起頭來,看向了灰蟲文明航行的方向。 那里同樣有漫天星辰,同樣是浩瀚無垠的深空。 在真正追上灰蟲文明之前,這個問題的答案自己大概率是找不到的。而既然灰蟲文明并未參加會盟,自己的選擇便也只剩下了一個。 繼續追蹤,一邊追蹤一邊搜索!哪怕追上一千年,兩千年,都一定要追上他們! 同樣發布了一條加密后的引力波廣播信息,向深淵文明告別,并祝愿他們未來一切順利后,李青松的龐大艦隊再一次踏上了漫漫旅途。 時間繼續在李青松一邊航行、一邊搜索、一邊全力以赴發展科技之中流逝著。 匆匆間三百余年時間流逝,又是一千五百多光年的距離被李青松跨越。 在這過程之中,李青松散布出去了總計數千萬億顆探測器,造訪了一個又一個恒星系,探索了一顆又一顆星球,穿過了一片又一片星塵,收獲到了數量前所未有的知識,但始終未能找到任何有關灰蟲文明的痕跡。 這讓李青松心中的疑惑愈發深重。 加起來總計兩千多光年的航程了,對于擁有飛星的自己來說,一次未停還可以理解,灰蟲文明又沒有自己這般工業實力,大概率沒辦法攜帶飛星遠航,但他們仍舊如此全力以赴的航行,究竟是為了什么? 現階段,對于一個引力中高級文明來說,有什么事情是比銀河聯盟組建,對抗毀滅者文明來說還要重要? 便在李青松心中越來越疑惑之時,散布出去的眾多探測器與無人探測飛船終于向李青松報告了一個消息。 偏離當前航線約100光年的一個普通恒星系之中存在某些異常! 李青松精神一振,立刻改變航向前往那個恒星系,并再度提前派出更多探測力量前往。 進一步的探查表明,那個恒星系曾經進行過大規模的工業開發建設,并在后續遭受了大當量氫彈的轟擊,被抹除了所有痕跡。 這是文明停泊、起航之時的常規操作,并不奇怪。引起李青松注意的是,一些殘存下來的蛛絲馬跡表明,這個文明的科技程度大約在引力中高級的程度,且技術路線、風格特征等,與莫萊斯文明有些相似! 這便幾乎可以確定,這些痕跡就是灰蟲文明留下來的! 在數百年之前,灰蟲文明曾經在這個恒星系之中停留了一段時間! 這是這一次漫長追蹤開始以來,除了莫萊斯文明覆滅那次,第一次發現灰蟲文明的蹤跡! 李青松心中振奮,再不遲疑,直接讓自己的主艦隊進入到了恒星系之中,然后坐鎮中央,展開了更大規模的搜索。 最終,主艦隊匯聚到了這個恒星系的三號行星附近。 那是一顆巖質行星。而在這整個星系之中,尤以這顆行星的開發痕跡最重,且遭受核彈轟擊的力度也是最大的。 這一切都表明,數百年前灰蟲文明的星系開發,物資采集任務以這顆恒星為主。 “持續時間約30年,物資采集總量約6000萬億噸,不計無人設施的話,艦隊規模大約在400萬艘飛船左右,其中大型空天母艦約6000艘,航向為銀心偏離22度,仍舊和之前航向大致一致……” 李青松心中一邊思考著,一邊操縱著更多鉆地型機器人和大量科考設施降落到了這顆星球上。 但就在這個時候,李青松忽然察覺到了一點異常。幾乎在一瞬間之中,李青松的眾多探測設備便同時調轉朝向,對準了比三號巖質行星距離恒星更遠一些,約有7.9億公里的四號氣態巨行星。 在這一刻,這顆氣態巨行星如同變成了噴泉一樣,正有眾多密密麻麻的小黑點從它那厚重的云層之中噴射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