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深夜,張鷂大營。 張鷂和他的三個兒子正在營中謀事。 長子張嵐不解道:“此番逼宮事成,父親占最大功勞,為何便宜那魏曦小兒?” “這你就不懂了,若把皇帝拉下馬后,老夫自己稱帝,恐怕天下諸侯都要不服,而魏曦文弱,便于控制,同時他又是魏西陵的堂弟,有個好名聲,可以服眾。老夫?qū)脮r可監(jiān)國輔政,可當個無冕之王,又有何不好?” 次子張猛趕緊道:“還是父親想得周到。” 張鷂目露陰鷙之色:“若不是魏瑄咄咄逼人,老夫又何必兵行險著!” “諸侯們那里有什么消息嗎?” 張嵐道:“列侯們都準備好了,明日兩千諸侯郡兵皆聽候父親調(diào)遣。” “好!他們總算也硬氣一回了!”張鷂擊掌道,“明日開狩大典,諸侯同時發(fā)難,兵逼奪宮!” *** 清早,山間薄霧蒙蒙。一只山鷹穿過云層,發(fā)出一聲高亢的鷹唳。 大帳前旌旗飛揚,十八路諸侯各就其位,身后肅然站著子弟部將,皆身著獵裝,手按劍柄,殺機暗藏。 “陛下駕到——”隨著一聲唱喏,諸侯們起身迎駕,謙恭的身姿下,各懷心思的目光從眼皮下暗暗翻起,咄咄地盯著年輕的皇帝。 魏瑄泰然自若地在御座前坐下,對周遭的殺機熟視無睹。 君臣見禮后,大行令廖原宣讀了此番秋狩的各項規(guī)則。 魏瑄問:“諸位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么?” 張鷂率先道:“陛下,狩獵場上,每人不能帶超過一百名披甲士,太少了罷?” 他環(huán)顧四周:“諸侯們可都帶了本州的精銳,少說也有三五百人,要獵場上一決高下。人少了,不帶勁!” 云淵道:“張將軍,我朝自太祖時期就有規(guī)定,秋狩諸侯不得帶超過兩百名士卒,在座諸位又有誰遵守了?” 冀侯鐘鑫道:“云中書,上次秋狩,北宮達率眾兩千余人浩浩蕩蕩參加,當時先帝也沒見說什么,怎么這會兒我等帶三五百人就成違制了?” 云淵道:“三年前尚是亂世,天下刀兵四起,沿途也不太平,諸侯們多帶兵馬以防亂賊流寇,陛下也能體恤,如今,天下太平,就不必帶那么多兵馬了,所謂時移世易矣。” “云中書說得好。”魏瑄道,“時移世易,有些規(guī)矩是要改一改了。以適應新的形勢。” 張鷂眼皮一跳。就聽魏瑄道:“朕以為諸位列侯多年來駐守封地,多有苦勞,如今天下平靖,久不需要諸侯再屯兵駐守了,朕以為,秋狩之后,列侯們可遷到京都,以享太平。” 張鷂粗聲道:“陛下,老夫在窮鄉(xiāng)僻壤待慣了,怕是進了京城繁華之地,水土不服!” 魏瑄冷笑道:“朕會教你服。” 淮侯劉博高聲道:“祖上留下的封地,不守到老死,是為不孝!” 魏瑄道:“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當以忠君為先。” “陛下是想要兔死狗烹了么?”張鷂目光一橫。 魏瑄從容笑道:“想當朕的鷹犬,張將軍怕還不夠格。” 張鷂臉上掠過一抹狠色:“陛下,你可不要后悔。” 隨即他舉起酒杯,狠狠摔落在地。 大帳后立即傳來密集的腳步聲,綿綿不息的金屬碰撞聲中,無數(shù)披甲執(zhí)銳的郡國兵從四面八方殺出,矛刃森森,反射出冰冷的天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