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37章 番外七-《人間絕色反派爹》


    第(2/3)頁

    周二郎知道兒子有系統,明白孩子要求秋收回來,一定有他的道理,只得應允。

    二郎看著霸道,可一旦父子之間的需求發生沖突,二郎不管自己有多不爽,總歸還是優先考慮這件事對兒子是有利還是有弊端。

    倘若有弊端,孩子的情緒重要還是這件事情本身重要。

    十月初,小麥播種上以后,周錦鈺終于回信告訴周二郎,他已經啟程回京,周二郎激動不已。

    在周錦鈺到達安京城這日,二郎親自率領文武百官以及宮廷儀仗隊出城十里迎接太子回京。

    理由是半年來太子微服出行體察民情,沒有儀仗,沿途不建行宮,不驚動地方官府,更不驚擾當地百姓,靠一雙腳丈量了中原的每一寸土地。

    圣旨上的溢美之詞,看得文武百官尷尬不已,知道太子很好很優秀,亦知道陛下愛子如命,可陛下您不覺得有點兒夸張太過了嗎。

    誰不知道太子體弱,又是如何被您小心翼翼嬌養著長大,出去游山玩水就游山玩水,大伙兒都心知獨明,默契不說陪著你唱戲就得了唄,您這簡直是□□民意嘛。

    還靠著一雙腳丈量了中原的每一寸土地?

    不愧是六元及第出身的爹,真會貼金呀。

    算了,陛下自己都不尷尬,咱們有什么可尷尬的,走起!

    周錦鈺忙著的時候偶爾也會想周二郎,但念頭一閃就過,如今踏上了征程,當真是歸心似箭,他想家了。

    一行人一路上快馬加鞭,在官道上疾馳而來。

    蕭祐安不無擔心道:“鈺哥兒,馬車跑太快會不會顛得你不舒服?!?

    周錦鈺笑著搖搖頭,“外公,我感覺自己現在非常好,并沒有難受?!?

    “好孩子,來,喝口水。”蕭祐安遞了水囊過去,此一行,蕭祐安當真對小外孫刮目相看,無論是學識談吐,還是為人的品行,他不得不承認周二郎把孩子教得很好。

    當然最主要還是因為外孫本來就是一塊兒難得的璞玉。

    周錦鈺正喝著水,忽聽駕車的侍衛稟報道:“太子殿下,前面陛下好像正率文武百官迎接您?!?

    “什么?!”周錦鈺一口水差點兒沒噴出來。

    啊啊啊啊啊……

    爹,您都不提前說一聲征得我同意。

    沒您這么坑兒子的。

    周錦鈺一捂臉,他不想現在見人啊,又黑又瘦狼狽死了。

    “外公,外公,你不是最擅長易容嗎,你快幫我整精神點兒唄。”

    周錦鈺其實以前不怎么在意外貌,如今成功被周二郎帶歪,開始在意自己形象了。

    蕭祐安卻笑道:“世上沒有比我外孫更好看的人了,無需折騰。”

    “可是外公,我好像有點兒曬過頭兒了,不會恢復不過來了吧。”

    “太子現在知道擔心自己捂不回來了,當初怎么不聽外公勸?!?

    “嗚嗚嗚,外公,我還有救嗎?”周錦鈺可憐巴巴的小眼神兒哀哀地看著蕭祐安。

    蕭祐安哈哈大笑。

    周錦鈺也哈哈大笑,一攥拳頭,展示著自己微微有了些硬氣線條的胳膊道:“外公,我這叫健康的小麥色,和我大伯一樣。”

    周錦鈺身上還穿著便服呢,蕭祐安取出隨身攜帶的太子禮服,讓周錦鈺換好,又幫他系好了太子頭冠。

    周錦鈺雖說黑了瘦了,眉眼間卻多了幾分生機勃勃的野性靈動,叫人見之忘俗。

    皇帝率眾出迎,周錦鈺需得提前下馬車,一行人下了車,遠遠地,周錦鈺看到父親一身盛裝,騎著高頭大馬站在人群的最前面。

    哇!玄衣白馬,大帥哥今天酷啊。

    若是有手機,一定要拍下來發個朋友圈,爹這顏值真沒誰了,周錦鈺忍不住在心里給大帥哥點了個大大的贊。

    “駕!”

    周二郎看到兒子下車,雙腿一夾戰馬,催動馬兒直接從人群中沖了出來,去他的老什子規矩,老子的規矩才是規矩!

    周二郎揚鞭策馬飛奔而來。

    “???”周錦鈺撓撓頭,忙帶領眾人跪于道路旁,蕭祐安沒下車,下車他也不會給周二郎下跪,他是前朝的太子。

    噠,噠,噠的馬蹄聲音越來越近,周二郎縱身下馬,周錦鈺眼前飄過父親玄色的衣角,眼角濕潤了。

    周二郎藏在衣袖下的雙手微微顫抖,彎腰扶起兒子,待到周錦鈺一抬頭,爺兒倆四目相對……

    周二郎頭一次在人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抱著兒子哭得一蹋糊涂。

    周佐和高敬還是頭一次看到猛獸落淚,就,總感覺有點兒冷。

    周錦鈺見到周二郎本來也挺激動的,可一看他爹這個激動勁兒,不知道怎么回事兒,就有點兒想笑。

    他湊近周二郎腦袋,低聲打趣道:“爹,您的臣子們都看著你呢,要不咱們把眼淚兒憋一憋,回去沒外人的時候咱再哭。”

    周二郎氣得想揍熊孩子,知不知道你出去這么多天,你爹的心就從來沒有真正放下過,不過他也自知失態,擦掉眼淚,收斂了情緒。

    皇帝都迎出去了,百官們也不敢怠慢,呼啦啦一大片快步而有序的迎上來,跟在皇帝身邊的儀仗隊這會兒也反應過來,走在前面鼓樂奏起來。

    周錦鈺感到一陣壓迫感迎面撲來,莫名就想到那句小品臺詞兒,“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崩嫌信琶鎯骸?

    眾臣一起跪倒在地,高呼“臣等恭迎皇太子回宮。”

    周錦鈺從容應對,聲音朗朗,不疾不徐道:“諸位愛卿快快平身?!?

    見到周錦鈺,文武百官的表情同周二郎一樣難以置信又羞愧得無以復加。

    陛下,陛下他說的竟然是真的,金尊玉貴明珠寶玉般被陛下捧在手掌心的太子殿下竟然是真的去體察民情了,少年瘦削的身體和曬黑的俊秀面孔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前后膚色對比之巨大,讓在場的每一位都為之動容不已。

    然而太子真正打臉百官的事情還在后面。

    太初五年十月,太子給皇帝陛下上了第一道奏折,奏折內容如下:規定各省、府、州、縣都要編修地方志。

    地方志涵蓋到各地方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等幾個重要方面。

    你像是這次調查黃河的各河道狀況,倘若有縣志做了記錄,自己就不必如此辛苦,假如一個地方官離職或者是調任,新上任的官員亦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本地概況。

    太初五年十二月,太子殿下寫了一份《大周朝農業發展戰略與規劃報告》

    報告將大周朝的農業發展戰略分為幾個方面。

    第一,根據各地實際情況不同,二十年內全面推進田稅的改革,使耕者有其田,還耕于農。

    第二,引起良種,促進更多的良種育苗,大力推廣番薯,玉米,馬鈴薯等高產作物的種植。

    第三,興修水力,解決水患以及干旱對農業的影響,加大對傳統農具的創新,鼓勵開荒墾田,誰墾荒,誰耕種。

    第四,發展棉花等經濟作物對主要糧食的補充,從而帶動紡織業發展,促進手工業發展,促進出口創收,減少農民對土地的過分依賴,實現以農促商,以商促農。

    第五,朝廷設立農社部,主導以上四個方面的發展。

    這份規劃報告一出,再次顛覆眾臣對自家太子才華的認知,我們陛下與太子殿下都是天選之人,天佑大周呀。

    只不過周錦鈺的規劃報告里提到了太多眾人不能理解的新名詞兒,有些詞兒甚至連周二郎都迷糊,周錦鈺不得不又在宮中辦起了“掃盲班”給相關人員授課。

    尤其是新成立的農社部諸位官員。

    ……

    “據史書記載,周鳳青、周錦鈺父子聯手開創出令世人矚目的大周盛世,大周朝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國力強盛,其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千年以后的歷史博物館里,講解員正在動情講解著這段歷史。

    語氣稍頓,講解員又道:“值得一提的是,大周的史記中多次提到一個重要人物——周鳳青之兄周鳳山?!?

    “據書中描述,周鳳山身高九尺,魁梧奇偉,坐鎮大周西北邊境,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其率領的西北軍更是威名震震。”

    “我們之前提到過大周朝重視對外經濟文化交流,除了發展海上貿易,也重視絲綢之路的重建,而在絲綢之路上,這位鎮國大將軍的威名就是最好的通關文牒?!?

    “除此之外,周鳳山本人作為皇族,卻打破傳統娶了蘇密女王,且一夫一妻,在他的影響下,邊境的大周子民與外族之間亦開始通婚交流……”

    “周家還有一個神秘人物,千百年來一直都是個未解之迷,所有的正史都記載□□周鳳青只有周錦鈺一子,但是流傳下來的一份□□手稿卻證明太祖還有一子?!?

    “大家來看,就是這份手稿,保存極為完整?!敝v解員指著玻璃展覽柜中一張浸透歲月痕跡的泛黃紙張道。

    “這份手稿經專家和高科技儀器鑒定卻系□□本人筆跡,令人奇怪的是一封寫給兒子的家書卻加蓋了皇帝御章?!?

    “這封書信的內容是一封道歉信,寫得極為動情,明熙吾兒,見字如面……”

    周明熙站在人群中,目光浸濕眼眶。

    -全文完

    周錦鈺就寫信給周二郎說好話,請求過完秋收馬上回京。

    周二郎知道兒子有系統,明白孩子要求秋收回來,一定有他的道理,只得應允。

    二郎看著霸道,可一旦父子之間的需求發生沖突,二郎不管自己有多不爽,總歸還是優先考慮這件事對兒子是有利還是有弊端。

    倘若有弊端,孩子的情緒重要還是這件事情本身重要。

    十月初,小麥播種上以后,周錦鈺終于回信告訴周二郎,他已經啟程回京,周二郎激動不已。

    在周錦鈺到達安京城這日,二郎親自率領文武百官以及宮廷儀仗隊出城十里迎接太子回京。

    理由是半年來太子微服出行體察民情,沒有儀仗,沿途不建行宮,不驚動地方官府,更不驚擾當地百姓,靠一雙腳丈量了中原的每一寸土地。

    圣旨上的溢美之詞,看得文武百官尷尬不已,知道太子很好很優秀,亦知道陛下愛子如命,可陛下您不覺得有點兒夸張太過了嗎。

    誰不知道太子體弱,又是如何被您小心翼翼嬌養著長大,出去游山玩水就游山玩水,大伙兒都心知獨明,默契不說陪著你唱戲就得了唄,您這簡直是□□民意嘛。

    還靠著一雙腳丈量了中原的每一寸土地?

    不愧是六元及第出身的爹,真會貼金呀。

    算了,陛下自己都不尷尬,咱們有什么可尷尬的,走起!

    周錦鈺忙著的時候偶爾也會想周二郎,但念頭一閃就過,如今踏上了征程,當真是歸心似箭,他想家了。

    一行人一路上快馬加鞭,在官道上疾馳而來。

    蕭祐安不無擔心道:“鈺哥兒,馬車跑太快會不會顛得你不舒服。”

    周錦鈺笑著搖搖頭,“外公,我感覺自己現在非常好,并沒有難受。”

    “好孩子,來,喝口水?!笔挼v安遞了水囊過去,此一行,蕭祐安當真對小外孫刮目相看,無論是學識談吐,還是為人的品行,他不得不承認周二郎把孩子教得很好。

    當然最主要還是因為外孫本來就是一塊兒難得的璞玉。

    周錦鈺正喝著水,忽聽駕車的侍衛稟報道:“太子殿下,前面陛下好像正率文武百官迎接您。”

    “什么?!”周錦鈺一口水差點兒沒噴出來。

    啊啊啊啊啊……

    爹,您都不提前說一聲征得我同意。

    沒您這么坑兒子的。

    周錦鈺一捂臉,他不想現在見人啊,又黑又瘦狼狽死了。

    “外公,外公,你不是最擅長易容嗎,你快幫我整精神點兒唄。”

    周錦鈺其實以前不怎么在意外貌,如今成功被周二郎帶歪,開始在意自己形象了。

    蕭祐安卻笑道:“世上沒有比我外孫更好看的人了,無需折騰?!?

    “可是外公,我好像有點兒曬過頭兒了,不會恢復不過來了吧。”

    “太子現在知道擔心自己捂不回來了,當初怎么不聽外公勸?!?

    “嗚嗚嗚,外公,我還有救嗎?”周錦鈺可憐巴巴的小眼神兒哀哀地看著蕭祐安。

    蕭祐安哈哈大笑。

    周錦鈺也哈哈大笑,一攥拳頭,展示著自己微微有了些硬氣線條的胳膊道:“外公,我這叫健康的小麥色,和我大伯一樣?!?

    周錦鈺身上還穿著便服呢,蕭祐安取出隨身攜帶的太子禮服,讓周錦鈺換好,又幫他系好了太子頭冠。

    周錦鈺雖說黑了瘦了,眉眼間卻多了幾分生機勃勃的野性靈動,叫人見之忘俗。

    皇帝率眾出迎,周錦鈺需得提前下馬車,一行人下了車,遠遠地,周錦鈺看到父親一身盛裝,騎著高頭大馬站在人群的最前面。

    哇!玄衣白馬,大帥哥今天酷啊。

    若是有手機,一定要拍下來發個朋友圈,爹這顏值真沒誰了,周錦鈺忍不住在心里給大帥哥點了個大大的贊。

    “駕!”

    周二郎看到兒子下車,雙腿一夾戰馬,催動馬兒直接從人群中沖了出來,去他的老什子規矩,老子的規矩才是規矩!

    周二郎揚鞭策馬飛奔而來。

    “???”周錦鈺撓撓頭,忙帶領眾人跪于道路旁,蕭祐安沒下車,下車他也不會給周二郎下跪,他是前朝的太子。

    噠,噠,噠的馬蹄聲音越來越近,周二郎縱身下馬,周錦鈺眼前飄過父親玄色的衣角,眼角濕潤了。

    周二郎藏在衣袖下的雙手微微顫抖,彎腰扶起兒子,待到周錦鈺一抬頭,爺兒倆四目相對……

    周二郎頭一次在人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抱著兒子哭得一蹋糊涂。

    周佐和高敬還是頭一次看到猛獸落淚,就,總感覺有點兒冷。

    周錦鈺見到周二郎本來也挺激動的,可一看他爹這個激動勁兒,不知道怎么回事兒,就有點兒想笑。

    他湊近周二郎腦袋,低聲打趣道:“爹,您的臣子們都看著你呢,要不咱們把眼淚兒憋一憋,回去沒外人的時候咱再哭?!?

    周二郎氣得想揍熊孩子,知不知道你出去這么多天,你爹的心就從來沒有真正放下過,不過他也自知失態,擦掉眼淚,收斂了情緒。

    皇帝都迎出去了,百官們也不敢怠慢,呼啦啦一大片快步而有序的迎上來,跟在皇帝身邊的儀仗隊這會兒也反應過來,走在前面鼓樂奏起來。

    周錦鈺感到一陣壓迫感迎面撲來,莫名就想到那句小品臺詞兒,“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海”老有排面兒。

    眾臣一起跪倒在地,高呼“臣等恭迎皇太子回宮?!?

    周錦鈺從容應對,聲音朗朗,不疾不徐道:“諸位愛卿快快平身?!?

    見到周錦鈺,文武百官的表情同周二郎一樣難以置信又羞愧得無以復加。

    陛下,陛下他說的竟然是真的,金尊玉貴明珠寶玉般被陛下捧在手掌心的太子殿下竟然是真的去體察民情了,少年瘦削的身體和曬黑的俊秀面孔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前后膚色對比之巨大,讓在場的每一位都為之動容不已。

    然而太子真正打臉百官的事情還在后面。

    太初五年十月,太子給皇帝陛下上了第一道奏折,奏折內容如下:規定各省、府、州、縣都要編修地方志。

    地方志涵蓋到各地方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等幾個重要方面。

    你像是這次調查黃河的各河道狀況,倘若有縣志做了記錄,自己就不必如此辛苦,假如一個地方官離職或者是調任,新上任的官員亦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本地概況。

    太初五年十二月,太子殿下寫了一份《大周朝農業發展戰略與規劃報告》

    報告將大周朝的農業發展戰略分為幾個方面。

    第一,根據各地實際情況不同,二十年內全面推進田稅的改革,使耕者有其田,還耕于農。

    第二,引起良種,促進更多的良種育苗,大力推廣番薯,玉米,馬鈴薯等高產作物的種植。

    第三,興修水力,解決水患以及干旱對農業的影響,加大對傳統農具的創新,鼓勵開荒墾田,誰墾荒,誰耕種。

    第四,發展棉花等經濟作物對主要糧食的補充,從而帶動紡織業發展,促進手工業發展,促進出口創收,減少農民對土地的過分依賴,實現以農促商,以商促農。

    第五,朝廷設立農社部,主導以上四個方面的發展。

    這份規劃報告一出,再次顛覆眾臣對自家太子才華的認知,我們陛下與太子殿下都是天選之人,天佑大周呀。

    只不過周錦鈺的規劃報告里提到了太多眾人不能理解的新名詞兒,有些詞兒甚至連周二郎都迷糊,周錦鈺不得不又在宮中辦起了“掃盲班”給相關人員授課。

    尤其是新成立的農社部諸位官員。

    ……

    “據史書記載,周鳳青、周錦鈺父子聯手開創出令世人矚目的大周盛世,大周朝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國力強盛,其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千年以后的歷史博物館里,講解員正在動情講解著這段歷史。

    語氣稍頓,講解員又道:“值得一提的是,大周的史記中多次提到一個重要人物——周鳳青之兄周鳳山?!?

    “據書中描述,周鳳山身高九尺,魁梧奇偉,坐鎮大周西北邊境,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其率領的西北軍更是威名震震。”

    “我們之前提到過大周朝重視對外經濟文化交流,除了發展海上貿易,也重視絲綢之路的重建,而在絲綢之路上,這位鎮國大將軍的威名就是最好的通關文牒?!?

    “除此之外,周鳳山本人作為皇族,卻打破傳統娶了蘇密女王,且一夫一妻,在他的影響下,邊境的大周子民與外族之間亦開始通婚交流……”

    “周家還有一個神秘人物,千百年來一直都是個未解之迷,所有的正史都記載□□周鳳青只有周錦鈺一子,但是流傳下來的一份□□手稿卻證明太祖還有一子?!?

    “大家來看,就是這份手稿,保存極為完整?!敝v解員指著玻璃展覽柜中一張浸透歲月痕跡的泛黃紙張道。

    “這份手稿經專家和高科技儀器鑒定卻系□□本人筆跡,令人奇怪的是一封寫給兒子的家書卻加蓋了皇帝御章?!?

    “這封書信的內容是一封道歉信,寫得極為動情,明熙吾兒,見字如面……”

    周明熙站在人群中,目光浸濕眼眶。

    -全文完

    周錦鈺就寫信給周二郎說好話,請求過完秋收馬上回京。

    周二郎知道兒子有系統,明白孩子要求秋收回來,一定有他的道理,只得應允。

    二郎看著霸道,可一旦父子之間的需求發生沖突,二郎不管自己有多不爽,總歸還是優先考慮這件事對兒子是有利還是有弊端。

    倘若有弊端,孩子的情緒重要還是這件事情本身重要。

    十月初,小麥播種上以后,周錦鈺終于回信告訴周二郎,他已經啟程回京,周二郎激動不已。

    在周錦鈺到達安京城這日,二郎親自率領文武百官以及宮廷儀仗隊出城十里迎接太子回京。

    理由是半年來太子微服出行體察民情,沒有儀仗,沿途不建行宮,不驚動地方官府,更不驚擾當地百姓,靠一雙腳丈量了中原的每一寸土地。

    圣旨上的溢美之詞,看得文武百官尷尬不已,知道太子很好很優秀,亦知道陛下愛子如命,可陛下您不覺得有點兒夸張太過了嗎。

    誰不知道太子體弱,又是如何被您小心翼翼嬌養著長大,出去游山玩水就游山玩水,大伙兒都心知獨明,默契不說陪著你唱戲就得了唄,您這簡直是□□民意嘛。

    還靠著一雙腳丈量了中原的每一寸土地?

    不愧是六元及第出身的爹,真會貼金呀。

    算了,陛下自己都不尷尬,咱們有什么可尷尬的,走起!

    周錦鈺忙著的時候偶爾也會想周二郎,但念頭一閃就過,如今踏上了征程,當真是歸心似箭,他想家了。

    一行人一路上快馬加鞭,在官道上疾馳而來。

    蕭祐安不無擔心道:“鈺哥兒,馬車跑太快會不會顛得你不舒服。”

    周錦鈺笑著搖搖頭,“外公,我感覺自己現在非常好,并沒有難受?!?

    “好孩子,來,喝口水?!笔挼v安遞了水囊過去,此一行,蕭祐安當真對小外孫刮目相看,無論是學識談吐,還是為人的品行,他不得不承認周二郎把孩子教得很好。

    當然最主要還是因為外孫本來就是一塊兒難得的璞玉。

    周錦鈺正喝著水,忽聽駕車的侍衛稟報道:“太子殿下,前面陛下好像正率文武百官迎接您。”

    “什么?!”周錦鈺一口水差點兒沒噴出來。

    啊啊啊啊啊……

    爹,您都不提前說一聲征得我同意。

    沒您這么坑兒子的。

    周錦鈺一捂臉,他不想現在見人啊,又黑又瘦狼狽死了。

    “外公,外公,你不是最擅長易容嗎,你快幫我整精神點兒唄。”

    周錦鈺其實以前不怎么在意外貌,如今成功被周二郎帶歪,開始在意自己形象了。

    蕭祐安卻笑道:“世上沒有比我外孫更好看的人了,無需折騰。”

    “可是外公,我好像有點兒曬過頭兒了,不會恢復不過來了吧。”

    “太子現在知道擔心自己捂不回來了,當初怎么不聽外公勸?!?

    “嗚嗚嗚,外公,我還有救嗎?”周錦鈺可憐巴巴的小眼神兒哀哀地看著蕭祐安。

    蕭祐安哈哈大笑。

    周錦鈺也哈哈大笑,一攥拳頭,展示著自己微微有了些硬氣線條的胳膊道:“外公,我這叫健康的小麥色,和我大伯一樣?!?

    周錦鈺身上還穿著便服呢,蕭祐安取出隨身攜帶的太子禮服,讓周錦鈺換好,又幫他系好了太子頭冠。

    周錦鈺雖說黑了瘦了,眉眼間卻多了幾分生機勃勃的野性靈動,叫人見之忘俗。

    皇帝率眾出迎,周錦鈺需得提前下馬車,一行人下了車,遠遠地,周錦鈺看到父親一身盛裝,騎著高頭大馬站在人群的最前面。

    哇!玄衣白馬,大帥哥今天酷啊。

    若是有手機,一定要拍下來發個朋友圈,爹這顏值真沒誰了,周錦鈺忍不住在心里給大帥哥點了個大大的贊。

    “駕!”

    周二郎看到兒子下車,雙腿一夾戰馬,催動馬兒直接從人群中沖了出來,去他的老什子規矩,老子的規矩才是規矩!

    周二郎揚鞭策馬飛奔而來。

    “???”周錦鈺撓撓頭,忙帶領眾人跪于道路旁,蕭祐安沒下車,下車他也不會給周二郎下跪,他是前朝的太子。

    噠,噠,噠的馬蹄聲音越來越近,周二郎縱身下馬,周錦鈺眼前飄過父親玄色的衣角,眼角濕潤了。

    周二郎藏在衣袖下的雙手微微顫抖,彎腰扶起兒子,待到周錦鈺一抬頭,爺兒倆四目相對……

    周二郎頭一次在人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抱著兒子哭得一蹋糊涂。

    周佐和高敬還是頭一次看到猛獸落淚,就,總感覺有點兒冷。

    周錦鈺見到周二郎本來也挺激動的,可一看他爹這個激動勁兒,不知道怎么回事兒,就有點兒想笑。

    他湊近周二郎腦袋,低聲打趣道:“爹,您的臣子們都看著你呢,要不咱們把眼淚兒憋一憋,回去沒外人的時候咱再哭。”

    周二郎氣得想揍熊孩子,知不知道你出去這么多天,你爹的心就從來沒有真正放下過,不過他也自知失態,擦掉眼淚,收斂了情緒。

    皇帝都迎出去了,百官們也不敢怠慢,呼啦啦一大片快步而有序的迎上來,跟在皇帝身邊的儀仗隊這會兒也反應過來,走在前面鼓樂奏起來。

    周錦鈺感到一陣壓迫感迎面撲來,莫名就想到那句小品臺詞兒,“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崩嫌信琶鎯?。

    眾臣一起跪倒在地,高呼“臣等恭迎皇太子回宮?!?

    周錦鈺從容應對,聲音朗朗,不疾不徐道:“諸位愛卿快快平身?!?

    見到周錦鈺,文武百官的表情同周二郎一樣難以置信又羞愧得無以復加。

    陛下,陛下他說的竟然是真的,金尊玉貴明珠寶玉般被陛下捧在手掌心的太子殿下竟然是真的去體察民情了,少年瘦削的身體和曬黑的俊秀面孔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前后膚色對比之巨大,讓在場的每一位都為之動容不已。

    然而太子真正打臉百官的事情還在后面。

    太初五年十月,太子給皇帝陛下上了第一道奏折,奏折內容如下:規定各省、府、州、縣都要編修地方志。

    地方志涵蓋到各地方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等幾個重要方面。

    你像是這次調查黃河的各河道狀況,倘若有縣志做了記錄,自己就不必如此辛苦,假如一個地方官離職或者是調任,新上任的官員亦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本地概況。

    太初五年十二月,太子殿下寫了一份《大周朝農業發展戰略與規劃報告》

    報告將大周朝的農業發展戰略分為幾個方面。

    第一,根據各地實際情況不同,二十年內全面推進田稅的改革,使耕者有其田,還耕于農。

    第二,引起良種,促進更多的良種育苗,大力推廣番薯,玉米,馬鈴薯等高產作物的種植。

    第三,興修水力,解決水患以及干旱對農業的影響,加大對傳統農具的創新,鼓勵開荒墾田,誰墾荒,誰耕種。

    第四,發展棉花等經濟作物對主要糧食的補充,從而帶動紡織業發展,促進手工業發展,促進出口創收,減少農民對土地的過分依賴,實現以農促商,以商促農。

    第五,朝廷設立農社部,主導以上四個方面的發展。

    這份規劃報告一出,再次顛覆眾臣對自家太子才華的認知,我們陛下與太子殿下都是天選之人,天佑大周呀。

    只不過周錦鈺的規劃報告里提到了太多眾人不能理解的新名詞兒,有些詞兒甚至連周二郎都迷糊,周錦鈺不得不又在宮中辦起了“掃盲班”給相關人員授課。

    尤其是新成立的農社部諸位官員。

    ……

    “據史書記載,周鳳青、周錦鈺父子聯手開創出令世人矚目的大周盛世,大周朝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國力強盛,其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千年以后的歷史博物館里,講解員正在動情講解著這段歷史。

    語氣稍頓,講解員又道:“值得一提的是,大周的史記中多次提到一個重要人物——周鳳青之兄周鳳山。”

    “據書中描述,周鳳山身高九尺,魁梧奇偉,坐鎮大周西北邊境,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其率領的西北軍更是威名震震?!?

    “我們之前提到過大周朝重視對外經濟文化交流,除了發展海上貿易,也重視絲綢之路的重建,而在絲綢之路上,這位鎮國大將軍的威名就是最好的通關文牒?!?

    “除此之外,周鳳山本人作為皇族,卻打破傳統娶了蘇密女王,且一夫一妻,在他的影響下,邊境的大周子民與外族之間亦開始通婚交流……”

    “周家還有一個神秘人物,千百年來一直都是個未解之迷,所有的正史都記載□□周鳳青只有周錦鈺一子,但是流傳下來的一份□□手稿卻證明太祖還有一子?!?

    “大家來看,就是這份手稿,保存極為完整?!敝v解員指著玻璃展覽柜中一張浸透歲月痕跡的泛黃紙張道。

    “這份手稿經專家和高科技儀器鑒定卻系□□本人筆跡,令人奇怪的是一封寫給兒子的家書卻加蓋了皇帝御章?!?

    “這封書信的內容是一封道歉信,寫得極為動情,明熙吾兒,見字如面……”

    周明熙站在人群中,目光浸濕眼眶。

    -全文完

    周錦鈺就寫信給周二郎說好話,請求過完秋收馬上回京。

    周二郎知道兒子有系統,明白孩子要求秋收回來,一定有他的道理,只得應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