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劉瑤:…… …… 在將大司農交給劉瑤之前,劉徹為了防止她亂來,千叮嚀,萬囑咐,做事一定要謹慎,花錢不能大手大腳,若是國庫出了事,她就只能用自己的食邑補上了,若是補不上,就輪到曹襄、阿月、阿軒他們遭殃了。 劉瑤聞言挑了挑眉,“阿父,你確定?我敢與你打賭,我若是現在查賬,壓根禁不住查。” 時間久了,哪家庫房都會出老鼠。 劉徹:“朕不管,既然你要大司農,朕也允了你,接了這個攤子,就要承擔責任。” 劉瑤說的意思,他懂,他不計較手下官吏的清廉與否,但是他們要會做事,如果既不會做事,又不會哄他開心,他給他們那么多俸祿作甚,即使是他的親戚,也沒有這個資格。 劉瑤:“阿父,咱們要說清楚,大司農可是我憑真憑本事拿來的,早與你說了,與其求問那些方士、術士,不如問我。憑咱們父女倆的關系,我還能害你嗎?” 劉徹聞言,白了她一眼,“你若是再啰嗦,朕就反悔了。” “別啊!”劉瑤連忙哄道:“阿父,你就看著吧,我若是做不好,一定不會死撐著。” 劉徹嘴角一抽。 他家女兒放的狠話真是別具一格,一點也狠戾都沒有。 …… 對于劉瑤接手大司農一事,朝野都在觀望,若是其他公主,想要朝堂實權,尤其涉及到國庫方面,文武大臣肯定是有異議的,但是長公主與其他人不同,大家也好奇,劉瑤第一件事會做什么。 有人說,當年長安城擴建,就有劉瑤的建議,長安圖紙擴建之初,劉瑤設立了二百多坊,可是陛下覺得太大,將之縮減到一百多坊,為此劉瑤耿耿于懷,這次趁長安擴建,至少要擴建到一百八十坊。 因為這種說法,許多城郊的荒地價格一夜之間漲了十倍。 有人說,是因為酒泉京觀一事,劉瑤花了太多錢,所以陛下給她這個職位,讓她撈油水的。 也有人說,陛下讓劉瑤接手國庫,是因為朝中的蛀蟲太多,打算讓其查賬,好好整治一下朝堂的風氣。 …… 對于其中的各種流言,最讓朝中官吏,尤其太府寺的官吏草木皆兵的就是“查賬”一事了。 因為無緣無故,他們不信陛下將這么重要的職位交給一個公主,即使是長公主。 劉瑤對于查賬沒興趣,想也知道以古代的記賬水平,加上這些年大戰不止,還有宮室、擴建長安城、各地水利……花錢的地方越多,趁機撈油水的人就越多。 若是查賬,恐怕就是給她十年時間也不好查。 查賬不可以,但是借著查賬的由頭,讓人給她做事,應該不難。 …… 劉徹則是看戲,打算好好挑一下劉瑤的錯處,之后笑話她。 然后,劉瑤接手大司農的第一日,給太府寺送去了新式記賬本,開啟了新式記賬法。(其實天祿閣早已流通新式記賬法,一些商賈也在用,不過沒大范圍推廣。) 駁回了他修建建章宮的請求,相反,對于地方修建水利工程的請求,那是一個比一個大方,尤其汲黯、顏異所求的,不僅不苛求,還將規模主動擴了一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