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何月明又告訴她們,在安南,許多“禮教”是不成立的,所以三人如果感覺受到了冒犯,可以暫時不要生氣,問一問府里的正常人,是不是大家習(xí)慣不同。住一陣子之后就能全都明白了。 …… 祝纓走到前面就被趙蘇等人堵住了,他們都很想知道劉松年此舉的意思。論理,不把兒孫弄過來,只有幾個女孩子,那就是糊弄。但那是劉松年,送了書籍來,這里是安南,女孩子照樣用。 對著一張一張等答案的臉,祝纓道:“一會兒大家一起吃個便飯,你們也都認(rèn)識認(rèn)識。劉先生,把她們幾個托付過來。先讓她們緩緩,我與她們談過之后,再看你們是否會多幾個同僚。” “哦!”趙蘇說。就是兩可之間,讓劉松年完全寄托在安南,也是不可能,但此老胸懷也確實(shí)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林風(fēng)笑道:“那以后又要多些能干的人了!” 祝重華道:“學(xué)校……” 祝纓道:“你們運(yùn)氣好,有了這三個,我就不與你們搶別人了。” 就是這仨不給了? 祝纓笑笑:“接下來,趙霽他們要去各縣任職,不下鄉(xiāng),算不得懂事。你們都回去準(zhǔn)備,等著領(lǐng)人吧。” 大家重又高興起來。 晚飯很快開始了,為了歡迎幾位京城嬌客,晚飯比之前都更豐富些。姑姪被安排到祝纓下手坐著,三人十分推辭,花姐道:“你們現(xiàn)在是客,只管坐。” 趙蘇等人又開始問劉家好不好,道路上辛苦,一個一個的自我介紹,都讓她們安心在安南生活。三人看這席面,男女官員都有,也有相鄰坐的,也有同坐一席的,都神色坦然。也有借機(jī)互相討價還價的,趙蘇要管巫仁要倆人,巫仁不給,說到最后,巫仁埋頭裝死,一口氣吃了一盤炸藕夾。 劉遨的唇角不由自主地往上翹。 晚飯后,各自安歇。三人都有些睡不著,劉昆抱了個枕頭去敲另外兩人的門,三人都湊到了劉遨的床上擠作一堆。只覺得一切都像做夢一樣。 次日一早,幕府起得早,她們起得也都不晚。劉家也是“詩禮之族”,晚輩免不了晨昏定省,三人都習(xí)慣了。 早飯還是與祝纓一起吃,三人留意看著,祝纓也沒架子,飲食也不精致。吃完飯便去廟里祭劉松年,法事果然沒做完,今天還有一天。 出了廟,劉遨向祝纓道:“還未拜祭太夫人。” 此后,劉遨等人就住在了幕府里,祝煉、趙蘇、林風(fēng)、蘇喆都邀他們出門,喪期不能說玩耍,散散心,見一見面還是辦得到的。他們都不提正事,只讓她們安心住下。 這里的空氣很輕松,更輕松的是在與蘇喆等人的交談中,她們得知可以隨意出府——核對腰牌就行。可以逛街,注意安全就行,府里還給配了個翻譯。她們的官話是不錯,架不住街上的官話不咋地。 新奇的日子過了幾天,劉遨便主動請纓,交割帶回來的書籍。祝纓說讓她們休息,幾天果然沒有催促。三人心中卻有事,蘇喆林風(fēng)算故吏,祝纓可不是,她才是主政之人,豈有一直白住著的道理? 三人一合計,借著書籍的事兒與祝纓談上一談。 劉衍道:“這……我們還在孝中,說官職的事,未免失禮吧?” 劉昆道:“不說官職,也要說一說我們能做什么吧?總不能這樣白住著,那與在家里有什么分別?換個大點(diǎn)的籠子。” 劉遨拍板:“這不是有書籍嗎?還有你,天地不也是座大囚籠嗎?又打什么機(jī)鋒?走,求見節(jié)帥去。” ……—— 祝纓估摸著她們也該來了,因?yàn)槿顺鲩T買小物件的花費(fèi)一天比一天少,也不往賬上支錢了。回來吃飯的時候也漸像有了心事,晚上支領(lǐng)的油蠟也多了。 三人來求見,祝纓就在書房里見了她們。劉遨先道歉,說:“我們年輕,這幾日昏頭轉(zhuǎn)向,竟到今日才發(fā)現(xiàn)書籍還未交給您。” 祝纓道:“這有什么?是你們帶來的東西,你們自會有安排。哪有急著向客人要東西的?” 劉遨試探地問道:“若不是做客呢?祖父讓我們,盡力安家,不知您的意思是?” 祝纓反問:“你們有什么想法嗎?” 三人對望一眼,還是劉遨先說:“我們,自是想做一番事業(yè)的!您只管考我們,能做什么,我們便做什么,無論哪一科,我們都考得。” 她們也打聽過了,安南科考,什么都不限制。只要做官的人得把家搬過來,這個也好辦,劉昆已經(jīng)想好了,她們仨,就互為家人。要不就先出一個人去考試,考中了,另兩個充作家人。條件就滿足了,然后另外兩個再考嘛! 劉衍又打了個補(bǔ)丁:“我們還在孝中,請您先考察我們做事。” 祝纓道:“孝中,確實(shí)。哦,咱們安南不太在乎這個,給喪假。朝廷也管不著安南的官員休致不休致。不過你們愿意守孝,也是不錯的。書籍的事兒,一會與禮曹交割吧。來,我這兒正好有道公文要發(fā)給青君,你們擬來,我看一看。” 三人當(dāng)場被考,頗為緊張,當(dāng)時書就。祝纓發(fā)現(xiàn)劉遨最穩(wěn),劉昆不小心寫了兩個錯字,有涂改,劉衍寫得最快。 三人寫得都不錯,首先是格式,相當(dāng)正規(guī)的朝廷公文格式,然后是書法,標(biāo)準(zhǔn)的楷書,最主要的是措詞,精確、簡明,劉昆還很生動。 祝纓最后認(rèn)為是劉遨寫得最合適。 “十二娘寫得比我好多啦。”劉遨說。三人都是嘆息。 祝纓又換了一件事考她們,讓她們再寫一篇關(guān)于豐收節(jié)的與民同樂,三人又寫完。接著,祝纓又考了她們算術(shù)題,以及兩道判案。 祝纓道:“你們比我這里許多人的學(xué)問都好,我既不想埋沒你們的學(xué)問,更不想埋沒你們本人。所以。你們需要更忙更累才行。我需要有人著書立說,為我所用,也需要有人能做些書本之外的實(shí)務(wù)。可惜那樣你們就不能在幕府久留,也要像他們一樣到地方上歷練。 這些,你們都要想清楚。就先守一年孝,這一年,勘定書籍,幫我審核一下律條,擬一擬公文,熟悉上下,先不授官。一年之后,再給你們定職。” 劉昆問道:“不與別人一同考試了嗎?會不會被說不公平?” 舉薦蔭封之類是常有的,但她們總以為自己既然要做官,便要證明是有能力做這個官,不讓人明白看到,這出身就不夠“正”,是有些遺憾的。 祝纓笑道:“怎么考呀?我還等著你們中有一個人能夠幫我出卷子考別人呢!安南草創(chuàng),制度至今仍未完備,要靠大家的。給你們半個月,把書籍整理了,然后開始編寫蒙書。” 祝纓的算盤打得響,劉松年的家教,想必有不少啟蒙的,安南只有一個識字歌,太單薄了。得從三人腦子里摳出點(diǎn)兒東西來。 接下來就是讓她們幫忙,把自己擬的律條再看一看,主要是劉松年信里提到的“延續(xù)”問題,怎么樣用更容易讓士人理解、接受的詞句,把“女戶”的問題給解決掉,免得在這個時候刺激到朝廷,給自己惹事。 三人畢竟年輕,還以為祝纓體貼,既讓守孝,又不耽誤做事。她們姑姑姐妹一大堆,多半嫁為人婦,只有她們?nèi)齻€運(yùn)氣好,得到南下的機(jī)會,當(dāng)然想做出一番事業(yè)來。當(dāng)下卯足了勁兒,劉衍每天對著她姐牌位匯報今天又干了什么的時間都縮短了,交割完書籍就開始默寫自己開蒙時怎么受教的。 匆匆半月過去,何月明等人早就離開了,三人也在幕府漸漸住得習(xí)慣了。 劉遨跟在祝纓身邊的時間越來越長,身后又添了兩個尾巴——祝彤、林戈,兩人也住在府里,更喜歡讀兵書,常纏著劉遨給她們講解。劉遨不懂用兵,讀起書來卻是頭頭是道,三人湊在一處,也是其樂融融。 入冬后,府里又發(fā)冬衣,三人也與府里一樣,她們自己又與丫鬟動手,將樣式略修了一修,裁出腰身,更顯窈窕。做完之后,心底小有忐忑,恐人說她。哪知穿出去一回,也無人指責(zé)她們在孝期里這般講究,不合禮數(shù),江珍江寶還要拉著她們問怎么改的。 劉昆小心地說:“我比在家瘦了一點(diǎn),冬衣太寬覺得冷,就貼體修了一下。”然后才是告知方法。 當(dāng)天晚上,廚房就給三人送了宵夜,讓她們多吃點(diǎn),屯點(diǎn)膘。 劉衍把劉昆按在床上直撓她的腰:“你不會說比在家里更精干了么?明明是更胖了。” 笑鬧中,日子走到了春節(jié)。三人不合適太熱鬧,與祝纓一起在房頂上喝酒,看滿城煙火。到得次年出孝,祝纓將劉遨留在了身邊,將劉昆派到了禮曹,劉衍送到了法曹。 她們除了整理書籍,也開始著手協(xié)助祝纓重新核定安南律法制度。劉衍心極細(xì),祝纓偶有不在意的地方,她都一一剔除出來,務(wù)必要將陰陽尊卑的內(nèi)容悉數(shù)更改。尤其在意家庭的倫理“內(nèi)外”。 第一批公布的主要是刑律,先定刑罰,其余內(nèi)容留待陸續(xù)公布。 安南諸項(xiàng)制度逐漸完備,學(xué)校書籍也豐富了起來。最讓人著急的,反而是印坊的速度跟不上。項(xiàng)安在祝纓的授意下,通過自己的關(guān)系,在山外高薪誘了幾個雕版師傅,才算解了燃眉之急。 這一年,朝廷終于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姚辰英還是有些本事的,他又在西陲多年經(jīng)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之后,總算擊敗了西番。 但是據(jù)祝纓的線人回報,西番這次也搶了不少東西,不算大敗。 祝纓對劉遨道:“寫個賀表吧。對了,為了表示慶賀,我決定給咱們幕府也添幾個,你,先做祭酒,劉昆、劉衍就暫做個博士吧。” 劉遨心頭一喜,又說:“我們在安南有事做,領(lǐng)了圓章就好。朝廷的方印,只怕要生出事端來。我們的父兄日后還要起復(fù),怕要受牽累。” 祝纓道:“給你半天,再想一想。” 劉遨道:“我寫。” 很快寫完了,祝纓道:“再擬一文,告訴番將,已經(jīng)議和了,讓他老實(shí)點(diǎn),不然等昆達(dá)回來了,我只與昆達(dá)赤交易。讓他自己掂量著辦。” “是。” 次年春,安南與西番再次議和。祝纓下令讓祝青君回來休養(yǎng),把林風(fēng)派過去堅(jiān)守。 而發(fā)到朝廷的賀表,政事堂也給批了下來。劉遨討了個巧,沒寫自己父祖三代,不然寫個劉松年,什么就都不好說了。政事堂幾位也背不出劉松年所有孫女、曾孫女的名字,祝纓所請的女官,他們都是閉著眼睛批的,以免她給大家找麻煩。 印綬到日,劉衍將自己的衣服放到了靈位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