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家里飯館-《三線廠的能干后媽[七零]》
第(1/3)頁
光華街十五號。
初秋的風還殘留著絲夏天的悶熱潮濕,風吹到臉上黏黏糊糊,總讓人忍不住抬手去抹。
裝修捯飭好幾個月的鋪子總算打開了大門。
昨天慌慌張張忙完三個孩子的開學典禮,今天又立即迎來了[家里小飯館]的開業。
一大早,王念就推開那扇淡藍色玻璃木門,把牌匾上的紅布綢子拉下來。
施向明再把親手制作的一塊黑板掛到墻壁上,在黑板頭寫上今日菜單幾個字。
剩下菜名得等王念忙清點完今早的菜才能確定。
忙完這幾件事,光華街十五號的小飯館就這么靜悄悄地開始營業了。
一樓面積六十五平,二樓面積幾乎相同。
一進飯館就立刻能瞧見與廚房相連的門,此時門敞開著,只能透過門簾隱隱瞧見廚房里的樣子。
飯館名字叫家里小飯館,大堂里果真處處透著股和家里客廳差不多的輕松愜意感。
七八張桌子有方有圓,大的能坐下十二人,長方形桌子剛好夠兩人相對而坐。
墻壁上除了一些孩子們的畫外,還有酷愛書畫的外公留下的一些墨寶,大多是外公外婆平時練筆所畫。
墻邊的五斗柜既是裝飾物,又存放了些店里需要用到的雜物。
廚房門兩邊各有個一人高的玻璃柜,左邊酒水飲料,右邊勺子碗碟。
二樓與一樓風格則完全不同,王念特意保留了這棟小洋樓的風格,從垃圾中轉站淘了不少已經壞掉的洋玩意兒當做裝飾物。t
墻角處早已不會走動的擺鐘;帶有濃烈異域風情的窗簾;就連房頂燈都是老式的吊燈。
不過為了不跟一樓的風格脫節,桌椅板凳都選用了統一胡桃木色。
多虧靠街那面墻都做成了窗子,二樓的光線一點都沒受影響。
坐在床窗邊桌子往外看去,連綿起伏的各式建筑完美構成了一副風景畫。
“咱們兩個人能忙得過來嗎?”
雖說眼下飯館里一個客人都沒有,胡文麗已經擔心起要是生意好起來之后他們哪忙得過來。
“中午就一桌客人,哪會忙不過來。”王念放下木板,既能擋住客人進入廚房,又能充當傳菜的桌子:“等邱莎莎過兩天病好去上學,咱們就有三個人,怎么都忙得過來的。”
要開飯館王念一個人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兩個月前就謀劃著要找兩個幫手一起來干。
胡文麗和張紅燕一聽說立即就表示還找什么幫手,她們都是勤快人,端盤子洗碗那都是再簡單不過。
可惜張紅燕因為邱莎莎感冒發燒,等孩子病好才能來上班。
中午就一桌客人,還是施向明請來湊熱鬧的朋友熟人,兩個人完全忙得過來。
“昨天是不是就有人來租旁邊的鋪子了?”胡文麗又問。
王念點頭:“我沒同意。”
雖然和胡文麗說著話,手里的準備工作還是沒停,大蒜剝完就趕忙把碟子端到灶臺邊放好。
“為什么沒同意?”
“他們要開錄像廳,一樓還打算搞個燒烤攤。”
“那肯定不能同意,我們廠生活區里那家錄像廳最近就跟人扯皮,鬧得可兇了!”
正經錄像廳那也就算了,有些錄像廳為吸引客人晚上會放些成人電影,電影聲音能飄出幾里地去……
廠區那家錄像廳就因為老有廠職工的小孩蹲在路邊聽電影聲音,影響相當惡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