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認門-《三線廠的能干后媽[七零]》
第(1/3)頁
婚宴何亮沒想大辦,該請的人都到齊,熱熱鬧鬧在飯館里吃了頓飯就算完成。
不知是防著自己爹媽還是真節約,周山秀連頭都沒盤,就穿了套紅裙子素描朝天地給大家伙敬了酒。
飯吃得還算順利,有施國強壓著,施向前什么多余的話都不敢說,臨走還塞了個紅包給何亮。
就是可惜從頭到尾王念就沒找著機會問一問錄像廳的事。
按照習俗,新婚夫妻會在新婚三個月內到雙方各個長輩家認門。
施向前以家里人都忙為借口提前就已經擺明了不用認門,女方又沒有親戚在安懷,最后只剩下施向明這個三舅依循習俗歡迎外甥媳婦來認門。
這一等就是兩個多月,何亮總算抽出空帶著一大家子上三舅家里來拜訪。
夏日的余韻在徐徐秋風中逐漸消散,光華街的梧桐樹落葉繽紛,將路兩邊的小洋樓點綴得更有韻味。
浪漫那是給路過行人看的,真正住在這里的人每天都在為了誰掃落葉而爭執,不過十五號的王念沒有這種煩惱,因為房子就她一家人住,掃落葉的工作怎么都攤不到別人頭上。
一大早,施向明和施書文就拿著掃把掃落葉,父子倆期間還偶爾討論上幾句王念完全聽不懂的機械原理。
“今天飯館不做生意?”
“休息一天。”王念隨意地回答著鄰居大姐,目光在她端著的鍋上掃過:“兒媳婦又饞面條了?”
這位大姐就是t開業第一天上門買牛肉面的鄰居,此后隔三差五就要買上一鍋,每回都是端著個鍋來。
“這回不是兒媳婦,是我愛人和兒子。”大姐很實誠地回道。
就第1回 是兒媳婦饞面條,不過王念實誠,那么一大鍋子面條怎么可能吃得完。
最后都便宜了家里其他人,剩的湯自己下點掛面都好吃。
所以后來大姐才一直端鍋來買面條,兩元錢買鍋一家子都能吃飽還能吃好。
“明天再來!明天飯館就開始賣早餐。”王念說。
“行。我明早再來。”大姐樂呵呵地應了,瞧王念正在剝花生,還好奇地多問了句:“在哪買的花生這么新鮮,還帶著泥。”
“自家種的,大姐抓點回去嘗嘗。”
這可把大姐樂壞了,捧著花生歡天喜地地回了家。
王念把撮箕里沒剝完的花生都遞給施書文:“給你玉英姨送點花生去,讓她晚上來家吃飯。”
“好。”
嘴上答應下來,放下撮箕先把落葉全都掃到門邊,施書文才又端起來去跑腿。
“書文是不是長胡子了?”
剛低頭那瞬間,還略顯稚嫩的臉龐竟然已經能看到下巴上青色的胡茬,王念忍不住感慨起來。
“說不定過兩年咱們就得當公婆了。”施向明開玩笑。
“我覺得懸。”拋出顆剝好的花生,施向明準確接住,王念笑著繼續說道:“兒子什么性格咱們還不知道?我就怕他是個結婚困難戶。”
不小心……一語成讖了!
不過此刻夫妻倆肯定不曉得以后發生的事,王念還笑著分析起三個娃娃誰會最早結婚。
兩人一致認為應該是施宛。
別看姑娘現在才十二三歲,最喜歡看的電視劇是家庭劇和愛情劇,經典口頭禪是:要是我以后結婚肯定不這么這么做。
至于結婚最晚的,兩人有些許分歧。
王念認為是大兒子,理由是老師反應學校里有女同學往他課桌里塞紙條,結果轉眼就被交給了老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