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89章 找工作-《我們全村穿九零啦》


    第(1/3)頁

    初三的生活是很枯燥的,  每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基本沒有其他事情了。

    田甜他們也是每天就是主打一個忙碌,  雖然聽說高中才是最辛苦的,但是初三可是不遑多讓,  畢竟,  如果不努力,  那根本考不上高中,而考上高中的人也只是占少數了。

    據說,學校每年能考上七八十個就已經算是很好了,平均下來一個班也就七八個,這還是好的情況。所以那肯定是要拼命學習的,  作為轉校生,田甜他們適應的倒是挺快的。

    不過雖然適應的快,  但是她們跟班里的其他同學真的不算熟悉了,  這倒不是誰排擠誰,大家可沒有那個時間,有那個功夫,  都在學習了。

    初三的學習,還是很緊張的,  緊張到大家都沒有功夫聯絡感情,  每天都是做不完的卷子。

    除了學習,  還是學習。

    田甜他們很快的迎來了第一次的月考,田甜考的還不錯,在班級的前幾名,  如果不是外語拖累,她應該會考的更好。不過雖說是外語差一點,  但是那也分怎么比,只是比她自己的其他科目差一點,總的來說也不算差。不然成績也不能排在前面。

    田甜這人學習還是很有天分的,自己又認真刻苦,所以成績還是很好的。就連彩云和雙喜也靠在班級的中上游,可見,他們學的時間雖然短,但是因為老師給力。所以還是學的很扎實的。

    田甜他們很快的在學校適應了,其他人更是如此,畢竟他們可沒有田甜她們初三這么大的壓力。隨著天氣漸漸冷了下來,秋收也結束了,村里的人們總算是沒有那么忙碌了。

    不過隨著深秋冷起來,水漸漸涼了,如今出海的收獲也少了不少。

    他們北方的海島就是如此,一年四季,春夏秋都是忙忙碌碌,但是唯獨冬季,那倒是沒有什么活兒,一下子消停了,人也比較懶散起來。

    可以說,冬天雖然冷,但是對他們來說倒是一個很好的休養生息的機會了。

    這不,秋收結束,各家的糧食賣了一些,但是也有大半兒自家收起來留作存糧,他們骨子里就是愛存糧的,至少也要有個將近一年的存貨,那心里才放心呢。

    大家都是餓過自然更在意這個。

    今年水果賣的也不錯,陳蘭花賣完了水果,叫上了兩個兒媳婦兒分錢。

    宋春梅跟妯娌嘀咕:“婆婆竟然也給我們分,真是沒想到?!?

    王山杏點頭:“我以為她要獨吞呢?!?

    兩個人互相對視一眼,嘿嘿一聲。

    說起來,田遠山和陳蘭花真算是村里極好的老人了,相比于有些老人緊緊抓著家里的事兒不分家,他們家可是早早就分開,雖說分家了,可是大家感情反而更好了。

    有時候強求反而不美。

    反倒是他們家這樣,倒是輕松不少。

    田青松田青柏還有堂弟田青林一起養了船,這個賬目陳蘭花他們是不摻和的,幾個妯娌自己記賬,每個月分賬。不過家里產出總歸是要全家來合計的。

    畢竟,家里的糧食還有果樹,就連樣機養豬的,這些活兒都是全家來干。陳蘭花倒是沒說自己都留下,她可不是那樣的人,老太太雖然愛叨叨咕咕,但是一碼歸一碼。

    如今天已經冷起來了,屋里燒了柴火,倒是暖洋洋的。

    宋春梅他們過來的時候,田青松哥倆兒都在炕上剛睡醒,他們一般打魚賣魚回來都要睡一覺的,他們都是打古代來的,苦日子過的多也節省慣了,一貫都是覺得各個屋都燒炕怪浪費的,索性都在老娘這頭兒午睡,都聚在這個屋子里,燒的再暖和都比三個屋子都燒炕更省。所以兩個人都在這頭兒午睡。

    這會兒午睡醒了,揉著眼睛,睡眼惺忪的。

    “娘,你干啥?要給我們分錢?。俊?

    陳蘭花白一眼兒子,說:“就知道錢?!?

    田青松:“……”

    這不是您說的要分錢嗎?

    這咋還不高興了?

    老人家真是不好相與啊。

    田青松:“哎對了,娘,那個啥,就常包我們船的那個海鮮樓的余老板你知道吧?”

    陳蘭花:“知道?!?

    她雖然最近都沒有在跟著兒子操持,但是早期賣東西可是他們老太太給撐起來的。這些大老爺們一個個都面子淺,還得是她啊。后來別家也跟著學,都是自家嘴皮子好臉皮也厚一點的老人家去幫著賣東西,一來二去打個樣兒,這些沒用的老爺們才一個個漸漸的習慣下來,后來才自己接手了。

    雖說現在不去了,但是時間也不長,陳蘭花對有些人還是有印象的。

    “知道,那個胖老頭兒。”

    田青松嘴角抽了抽:“人家比我還年輕一歲的。”

    陳蘭花:“……”

    那大眼袋子那啤酒肚兒,那可真看不出來。

    “行吧,那他咋了?”

    田青松:“他不是包了好幾次咱家的船?說是我們都是挺實在的人,覺得咱家不玩虛的,所以聽說咱家養豬,就想定三頭,說是年底要,人家要年底回家來個殺豬菜?!?

    田青松撓撓頭,說:“我跟青柏青林商量過了,就按人頭來,咱家出兩頭,青林出一頭。你看行不?我問了,價格挺合適的?!?

    雖說他們是八月初才放開的,現在也不過就是十月末,滿打滿算也就三個月,但是大家火速的適應了現在的生活。他們小老百姓最關心的就是各種物價,這是跟生活息息相關啊。所以別看他們出去的也不算特別多,但是每次出去都少不得要打聽,互通有無的,各種物價也是信手拈來。

    田青松:“他這人挺好的,給的價格一斤還多二分呢,那么大一頭豬,一頭可多不少錢。”

    陳蘭花眼珠子轉了轉,真心實意的說:“你是不是傻?!?

    田青松:“?”

    陳蘭花:“正常來說,年底了豬肉也是要漲價的啊,他現在看著是多給了二分,但如果是年底收購,其實也就正常價啊?!?

    田青松:“啊這……”

    陳蘭花:“不過咱也不吃虧,就是正常價格也成啊!反正咱家吃不完,如果通過村委會賣,還不如這個價錢。”

    “那倒也是?!?

    這倒不是村委會從中賺錢,而是批發本來就得讓利,不讓人家干啥買你的。所以這也正常。這自己賣吧,多少也能再多一點點。一點點也行啊,看著是一點點,但是算下來得差價最起碼也能買兩三只老母雞了,恐怕還不止呢。

    老母雞不香嗎?

    香得很!

    陳蘭花:“行,你們就定好了吧,到時候我留兩頭出來。哦對,抓豬什么的,你們跟著過去幫忙,英子懷上了,別是到時候慌亂的再磕了碰了?!?

    “行?!?

    是的,青林的媳婦兒有孩子了,這可是他們老田家的一件大喜事兒了,別說老田家,這要說起來,青林媳婦兒還是村里穿越之后第一個有了的。

    他們逃荒的時候太艱難了,沒吃沒喝,也累的心力交瘁,身體是損傷不少的,大問題沒有,但是虧了的總是要慢慢補,可以說,關麗娜的醫術還是很精準的。

    她認為村里婦女不會短期懷孕,還真是說對了,這都兩年多了,果然才有一個懷孕的,這也是因為田青林家里就夫妻兩個,田青林對媳婦兒也好,他們家吃的好,雞蛋什么的也不缺,一直補著,這才慢慢的養了回來。

    如今青林媳婦兒才懷孕不到三個月,所以正是最小心的時候。

    “娘,你放心吧,我們知道的,英子那邊有個什么,我們都能去幫忙的?!彼未好匪齻兟犃艘粫阂查_口。青林夫妻兩個也沒個長輩幫襯。作為妯娌,那她們自然不能干看著。

    有些事兒啊,男人心粗,可想不到。

    “行,你們妯娌也多幫襯著些。”

    陳蘭花念叨完了這些,說起正事兒:“你們兩房都在,我也說說賣蘋果的事兒,這個你們是曉得的,咱家今年糧食和蘋果賣的都可以?!?

    幾個人紛紛點頭。

    就連陳蘭花自己都笑了出來:“今年咱家蘋果賣的不錯了,一共賣了九百塊錢。玉米稻谷什么也賣了三百。一共是一千二。不過這眼看冬天了,今年村里可不會給我們補貼煤炭了。咱得自己買?!?

    一說這個,宋春梅和王山杏也才反應過來,還真是啊。他們光顧著高興,倒是忘了這茬兒了,自從八月最后一個補貼領到手,他們從上個月就沒有補貼了。雖然放開了也是真的放松了,但是也是真的事事都要靠自己了。

    沒錢也沒煤了。

    “娘,這個怎么買?”

    他們以前冬天的時候都是燒柴火,那樣的日子也過來了??墒墙舆B感受了兩年的煤球兒,他們可真是感覺到燒煤的好處了。而且燒煤也比燒柴火暖和多了。這過慣了舒坦的好日子,讓他們又只是燒柴火,那還真是不想了。

    怪不得他們北方掙的也不少,可是攢不下多少錢。光是冬天取暖,就是不小一筆費用了。

    陳蘭花:“我跟你爹算過了,咱家人也不少,買太少肯定不行,怎么都得三噸了,就這還得省著用呢,不過咱們家還燒柴火,都一起用,也是行的。”

    陳蘭花又說:“除了冬天取暖的事兒,別的倒是沒啥了,我給剩下的分給你們。”

    “啊這……娘,這這,嘿嘿?!?

    陳蘭花白她們一眼,說:“想要就說想要,別假惺惺的,我既然說分給你們了,難道還坑你們?你們家里都有孩子上學,壓力大。”老太太把買煤的錢扣出來,然后說:“給,都收著吧?!?

    宋春梅和王山杏都喜滋滋的收錢。

    不怪他們貪錢啊,實在是她們買了船,手里也不是很多錢,突然沒啥底兒了,難免心里發慌。也不是說手里一分沒有,但是家里孩子上學的上學,學手藝的學手藝,都不掙錢。

    特別是孩子上學還要花錢,他們難免著急心慌的。

    宋春梅:“娘,沒事兒我去房頂上翻翻蜆子干?!?

    “行,你看看曬的咋樣了?!?

    最近他們村出海打魚,這種不值錢的小魚小蝦還有蜆子什么的,幾乎都不會便宜出給二道販子了。基本上都會自己留下來,回來曬成干,做成海鮮干貨。

    這是村里開會定下的,田朗會按照市場價收購。

    大家也都是愿意的,海鮮干貨的市場價總是好過便宜的賣了,這樣也是雙方都滿意。

    這也是先頭兒田朗提出來的,他想集合村里人一起干,但是現實卻是不太行,主要是各家情況不一樣,而且人多了誰說的算?田朗這樣的小輩兒,天然就沒啥話語權了。

    再說各家養船,集合在一起,多了少了的,不是那么容易的。

    反正各方面的考量,田遠山也召集村里人開會了,大家都覺得合伙兒干,不太行。田朗也看出來了,雖然他們村的人也算是齊心,可也要看實際情況,現階段就一起干不太合適。

    既然如此,他也迅速調整自己方案,自己單干。不過因為自己一個人干,他也沒有那么多錢,所以只能從小了干起來。他主打收購的就是一些干貨,打算弄到不臨海的其他城市批發。

    本錢不多就有本錢不多的干法兒。

    好在第一波兒大家是允許后給錢的,這就給田朗省了事兒。

    關于這個,大家倒是沒意見,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同意的,大家都答應把一些海鮮做成干貨出給田朗。別說田朗出的價格是市場價,就算是田朗給的價格不如其他人,恐怕他們也還是會出給田朗。

    他們到底才是自己人,這一點大家還是仗義的。

    不過田朗也不是讓人吃虧的個性,他給的價格并不差。

    宋春梅他們家是有船的,東西多,不過就算是不養船的幾家趕海也攢了一些東西的,這東西就是這樣,不臨海的城市碰到這些東西都會覺得是好東西。特別的鮮美。

    但是他們臨海就不同了,相比于剛來的時候看見什么都是笑成菊花臉,兩年下來,大家就不是那么喜歡了。特別是比較多蜆子什么的,小魚小蝦也不像是開始那樣,都舍不得浪費。

    現在都有喂雞喂鴨的了。

    可見人適應了一個環境就會有些變化的。

    所以雖然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趕海,但是也不是為了自家吃,曬成干貨,出給田朗也能賺錢的,那何樂而不為的。所以雖然現在補貼停了讓不少人麻爪兒了,但是因為時間多了,村里介紹的工作也還在,所以忙碌起來也賺錢,不管多少,倒是并不會過不下去。大家反倒是沒有太大痛苦。

    補貼是真香啊。

    但是這個錢也不能一直給他們,大家早早就有數兒,所以真的到頭了,雖然有點上火,但是也不是很難接受。各家都忙活自己的事兒了,宋春梅順著梯子上房翻著蜆子,就見隔壁王槐花也在房頂上呢。

    王槐花他們家沒有養船,村里為數不多幾家沒有養船的,除了王槐花他們家,就是蘭妮子家,田富貴家,再就是青棗他們家還有楊家父子。

    這就看出來了,這不是勤勞不勤勞的事兒,主要還是人少,或者勞動力不行。

    其實宋石頭家也是人少,但是人家肯干,可以和別人合伙兒的。

    如果沒有勞動力,那么合伙兒都不成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