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宋春梅很能干-《我們全村穿九零啦》
第(2/3)頁
宋春梅自己賣東西,還能幫著隔壁宣傳呢。
田青松目瞪口呆,沒想過他媳婦兒這么厲害,以前沒看出來啊。不過吧,他轉頭兒又覺得格外的驕傲,你看看,全村這么多老娘們,只有他媳婦兒最能干。
這真是誰都比不了,一點也比不了。
田青松格外的驕傲,得意的沖著田朗和宋栗努努嘴。
兩個人:“?”
哎不是,你跟我們顯擺啥啊!
不過吧,田朗看著宋春梅,真心覺得春梅嫂子是個能耐人。他不是第一次有這樣的感觸了,逃荒那會兒就有這么一次了。其實他們以前都是在村里生活,也沒見過什么世面,也沒有出去過,平時吵嘴是有的,但是要說撕逼打架,那都少。畢竟打壞了還要花錢呢。啥家庭啊,敢胡亂造。
所以大家其實都是老實人,但是逃荒那會兒,作為一個女同志,宋春梅還是很快的沖出來,她是一個輪著棍子打人的女同志,當然,也是展現了自己的雄厚能力的。
真是沒人敢惹。
如今也是這樣,雖說從來沒賣過東西,但是她倒是個能豁得出去的,上手就敢叫賣,這在大集也是挺獨樹一幟的,她這么一叫喚,周圍的買賣都好了點。
田朗都有點佩服這位女同志了。不過其實啊,宋春梅心里也是慌得一批的,她可是第一次擺攤兒啊,不過家里存款都用來進貨了,如果賣不出去,那遭罪的可是自家,就算是咬牙,宋春梅也得豁出去大聲叫賣。
嘿,沒吃過豬肉還沒看過豬走嗎?
她也是見過世面的。
她看過電視啊。
電視是個好東西,電視劇就更好了,又能看個熱鬧,又能學到東西,那是實打實的很適合他們這樣的人,宋春梅張羅的風風火火,田青松就不如自己媳婦兒能干。不過他們夫妻也是配合默契,打下手兒收錢找東西也是快得很。
嘴笨就得多干活兒。
夫妻兩個配合默契,這一上午倒是都沒停過,對聯兒這種東西,沒有人家不缺,雖然有些人家買得早,但是憑借樣式不錯。他們還是抓住每個新來的客戶,倒是賣的挺好。
攤位上的人絡繹不絕,半下午他們就把帶著的對聯都賣光了,宋春梅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滿眼都是喜悅。
田朗突然說:“注意點周圍環境。”
宋春梅一愣,她趕緊壓低聲音問:“有小偷兒?”
田朗努了下嘴:“那個小伙子,還有旁邊的皮夾克,在哪兒轉好幾圈了,專門往人身上碰,我瞅著像是小偷兒。”
宋春梅擼袖子:“這癟犢子,就該好好教訓他們……”
田朗趕緊攔住,說:“我們還要在這里做買賣,還是別惹事兒了,他們這樣的小偷兒一般都是團伙作案,我們最近總是在,別直來直去。”
宋春梅猶豫了一下,點頭:“聽你的。”
雖然很想好好教訓一下不學無術的小兔崽子,但是她到底也是顧及自己是初來乍到。不過雖說沒有張揚,宋春梅倒是給錢包往衣服里塞一塞,藏的更緊實了。
人在錢在!
誰也別想偷錢!
別想!
宋春梅:“青松,我們幫著小朗一起賣吧,早點賣完了也早點結束。”
“行。”
“花生瓜子兒啦,快來看看上好的大瓜子兒,宮廷蜜汁秘方……”宋春梅張口就來。
“噗!”幾個老爺們瞬間又噴了,你可真敢吹。你咋不說這是皇帝最愛?
大家看著宋春梅,宋春梅倒是很淡定,樂呵的沖著溜達過來的大娘說:“大娘來一點?你看看我家這瓜子兒,頂頂好。”
“宮廷秘方?”
宋春梅也不尷尬,直白的很:“我吹牛呢,啥宮廷啊,我們家八輩子貧農,哪有這樣的門路。不過您看啊,您看我們這大瓜子兒,這是省城那邊進過來的,真的不錯的。東西好不好的您會看啊!您這歲數大都有眼光,打眼一瞅就知道好壞,平日里買啥樣的都行,但是過年總歸要買好點的,就算是鄰里鄰居親戚朋友來了,招待客人也拿得出手。”
老大娘點頭,說:“你說的倒是也對,我看看。”
她問:“能嘗嗎?”
宋春梅:“那咋不能?你嘗一嘗,你看看這花生炒的都更好。”
老大娘磕了幾個,又剝著瓜子兒吃,點頭:“屬實不錯,你這還有多少?”
宋春梅:“我們這邊還有挺多的,瓜子兒花生都有,現成的都有幾十斤呢,如果您想多要明天來,我們晚上還能炒。”
老太太:“你一樣給我稱五斤,我再多定點。”
老太太還真是個大手筆:“你一樣給我來個三百斤,能成不?”
“啥?”
宋栗:“!”
宋春梅火速的看向了田朗,畢竟是田朗的生意,田朗趕緊的:“那必須行啊,大娘您啥時候要,您放心我們這東西絕對是嘎嘎好。您吃了就曉得了。”
老太太微微一笑,點頭:“我給單位定的……”
這么一說,田朗是懂了的,不過他也沒敢就把這次花生瓜子兒白給人家,畢竟也不敢說這人就是真的,但是這大買賣總歸是想要的,他說:“您放心,不讓您吃虧,趕明兒給您送貨,我們多給您準備點。您看……”
老太太也是個大氣的,點頭:“行。”
兩個人又商量了送貨的單位和價錢,雙方倒是談妥了。
田朗搓著手:“嫂子,真是謝謝你,要不是你,人家都不一定過來,這真的太好了……”
宋春梅:“說啥呢,啥謝不謝的,你跟我哥千里迢迢的從省城往回運東西,也不輕松啊,我就張張嘴,還是東西好,人家看得上。”
“你們就別互相吹噓了,趕緊繼續吧。”
“對對對。”
有了宋春梅大聲張羅,人還真是多了些,不到傍晚,幾個人就賣光了。這一天雖然累,但是心情也是真真兒不錯的。宋春梅:“我還是第一次感覺到賣東西的火熱。”
其他幾個人也是紛紛點頭。
一天下來,宋春梅覺得嗓子都有點沙啞了。
田朗眼瞅著大家都有點疲憊,想買雪糕但是又沒遇見,索性路過賣油炸年糕的,趕緊買了四份兒,說:“吃點東西,不然一路回去,肚子該餓了。”
宋春梅:“謝謝啊。”
她也不矯情,幾個人就蹲在路邊兒直接開吃。
因為早年太缺油水兒,他們村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很喜歡吃油炸的,這可不是田甜一個人的習慣。是大家都有的習慣。宋春梅:“這年糕上裹著白糖也太甜了,真是好東西。”
“那可不是,這個比素包子都貴,包子可是白面兒的。”
宋春梅:“人家明天就要貨,你們回去之后忙的過來嗎?忙不過來我們過去給你們打個下手。”
田朗搖頭:“不用,你們也累了一天了,該歇著就歇著吧。我叫我哥過去幫忙。”
雖說哥嫂有自己的家庭,但是一次半次的幫忙總歸都是無所謂的,但是如果長久找哥哥一起,那肯定不行,這一點田朗還是看得透的。
他說:“你們明天要是還能賣的這么好,那對聯沒幾天也就能賣光了。看來這年底還是好賣的。”
平日里不覺得,但是一到過年,好像錢就不是錢了,大家都是買買買。不管平日里過的如何,都是要過一個肥年,一年到頭,也是該享受一下了。
宋春梅:“賣東西的感覺還挺好。”
“那是賺錢的感覺好。”田青松調侃。
宋春梅:“那肯定啊。”
幾個人都沒買什么東西,吃完了年糕,幾個人一起往碼頭走,車子是等在這里的。相比于他們,其他人倒是大包小卷的。不過田富貴家一家三口臉色倒是不太好。
宋春梅張羅了一天,也不想多看他們那張晚娘臉,誰管他們啊。她反正是上車就睡覺。
這要是坐客運站的大客車,他們是不敢這么睡的,錢包不要啦?但是自己村子里就不擔心什么了。也不是說自己村子里的讓你人品多好,而是大家丟不起這個人。
甭管在外面如何,在自己村子總歸還是個不偷雞不摸狗的好人了。
別說宋春梅,其他人也是一樣,大家都有點累了,上車不少人都睡著了,宋春菊不斷的回頭看著姐姐,咬著唇,心里生出幾分不服氣。
是的,不服氣。
同樣都是宋家的姐妹,她姐姐日子過得比她好,她哪里能受得住?以前明明是自己更好于姐姐的啊,他們家該是村里首富啊。這咋就變了呢?
宋春菊心情不好,但是不敢說話,而她身邊的兩個人氣壓都很低。
這事兒也不是因為別的,正是因為宋春梅他們這幾個做買賣的,本來田富貴一家三口進城是置辦年貨,既然置辦年貨,就自己買自己需要的東西就好了。
但是他們偏不,偏不偏不!
宋春菊就想看看宋春梅的生意如何,最好是……不好!
她迫切的希望宋春梅虧錢,這個女人整天說自己的壞話,一副看不起自己的樣子,從來不會幫她,宋春菊都已經恨死宋春梅了,那是真真兒的把她當成假想敵的。
她希望宋春梅倒霉,宋春梅倒霉,她就樂呵。
因為這個,她就主動提議去看看宋春梅的生意如何,好巧,周雪花也有這樣的想法,他今天被宋春梅撅了,自覺丟了臉,那自然是希望多看看宋春梅那邊的事情,然后回去要盡情宣揚一下。
最好是虧!
好么,這婆媳兩個的想法倒是一樣了。
他們都是很希望宋春梅虧錢的。
所以幾個人就找到了宋春梅擺攤的集市,田富貴面兒上不管這些個事兒,但是心里未嘗不想去看看,士農工商,他其實骨子里有點看不起擺攤兒,但是又想知道擺攤兒到底掙不掙錢。
存著這樣的心,一家三口愣是找了過去,天知道這眼看就要過年,賣東西的攤子還挺多的,有些集市有沒有名字,就是大集大集的叫,能夠找到已經很不容易了。
他們可真是很有恒心。
恒心三人組找了一上午,七扭八歪的終于找到了宋春梅,還是他們先看到了田朗,然后才看到宋春梅。
宋春梅正在叫賣春聯,說實話,他們還挺高興的,因為一看就很丟臉啊。就連周雪花都已經想好回去之后要怎么編排他們家了,田遠山一個村長的兒媳婦兒出來這么丟人現眼?
陳蘭花還真甜嘚瑟,有啥可吹的啊,丟臉沒見過這么丟臉的。
總之,他們是很高興的。
但是吧,這高興并沒有持續很久,很快的,他們就發現不對了。
是的,發現不對。
因為,宋春梅掙錢了,他們怎么也想不到,宋春梅掙錢了,雖然她叫賣春聯看起來很不上檔次,但是他們那個鋪位來來回回的總有人,而大集里賣春聯的不少,但是不知道為啥,看起來都沒有宋春梅賣的好。
他們是看得出的,幾乎每個人都要七七八八的買好幾塊錢的,要命哦,就那么幾張紙,就好意思要幾塊錢?這怎么不去搶啊。他們幾個躲在角落里偷偷看,看了好一會兒,越發的覺得不對啊。
這一會兒的功夫,這才多長時間啊,到手就有幾十塊了。恐怕再買一會兒上百塊也不止的。雖說這個東西有成本的,但是他們還是覺得宋春梅肯定是賺大了的。
這會兒也別說什么丟臉不丟臉了。
他們就是覺得鬧心,宋春梅怎么就能賺到錢了呢,她憑什么啊!
田富貴一家子能夠靠著嫁女兒拿彩禮賺錢,又靠著女兒貼補成為首富,這樣的人哪里還看什么臉面,在錢面前,多少臉面都不重要。他們這會兒可是不管什么叫賣丟臉,真的想不起來這個了。
一家三口幾乎是黑著臉從大集里擠出來的。
他們偷偷看了將近三個小時,愣是看著宋春梅東西都賣光了,然后又去幫田朗他們賣東西。田富貴算了一下,他們觀察了三個小時,這三個小時啊,宋春梅進賬至少有好幾百的,就是不知道他們的成本多高。
不過他也曉得,成本恐怕也不會很低,不是只看進貨價,還有來貨的費用,省城可不近了,雖說宋春梅是托宋石頭和田朗捎的東西,但是也不能完全不給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