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004 駁斥-《狀元辣妻》
第(3/3)頁
上次蝗蟲悲劇,正好遇上皇上推行新政被阻,讓徐大哥借機鏟除了罕見蝗災,可惜徐大哥的功績并沒有人真正認識到,連皇上都以為徐大哥是找來借口,幫助皇上推行新政而已。
這次的柳大壩被毀事件,再沒有給徐大哥恰當的借口了,只能看徐大哥如何臨場發揮了。
大周的百姓,最是故土難離,不知道徐大哥會如何做,才能叫這些故土難離的百姓,離開那個最終被毀的田園?
兗州的雨一直下,這幾天尤為暴虐,這讓那三個被徐寅點名來的言官,感到有些煩躁不安,每一年這個時候,都出出現暴雨洪水,但有這個柳大壩,這些年來,這里一直都能安然度過,可若是平常,這個暴雨時節早該過去了。
該死的欽天監,怎么就沒有算出兗州持續暴雨這么多天,到現在還沒有停止的勢頭,若是再這樣下去,連自己都不敢太過相信柳大壩不會被毀,現在哪怕柳大壩向下游放閘泄洪,也感覺抵不過暴雨來臨,更何況下游的幾個縣,早已回稟,不能再泄洪了,不然今年的收成全部會毀。
“現在去兩縣各處散布消息,就說這次天降暴雨,是上天在哭泣,應該是大周出現了冤案,才會如此暴雨連連,柳大壩早已不堪重負,恐怕就在這幾天,應該就被憤怒的上天摧毀。”
徐寅知道百姓是信奉上天的,用上天來說話,效果應該比較好。
一來百姓就喜歡相信冤案之類的輿論,二來也是為柳大壩被毀鋪墊最好的借口,畢竟柳大壩的建設,是如今太上皇的父親拍板建設的,他還曾經說過這個柳大壩足以用百年。
雖然柳大壩被毀是因為百年不遇的緣故,但皇室的尊嚴依舊不能被百姓質疑,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護百姓的同時也能維護皇室的臉面。
至于什么冤案之類的,相信等柳大壩被毀之后,各地自查自糾之中,必定能糾察出冤案之類的,徐寅相信,大周這么多的衙內,找出一個冤案還是不難的。
自己接任杭州知府的時候,就曾翻看過從前的案例,可以說雖然很多案例都顯得有據可查,但細細體會之下,少數還是能從看似嚴謹的案卷中找到破綻。
相信也可以借此機會,也好讓各地方的衙內,好好警醒一下,切莫以為收受賄賂之后,案卷做的嚴絲合縫,但也經不住留下破綻。
頓時一天之內,這兩縣的百姓,幾乎人人都知道了,是大周出現冤情,上天及其憤怒。這才導致兗州暴雨連綿。
可恨的還是柳大壩根本沒有時間等到冤案大白的時候,就要被上天毀去,如此憤怒焦急之下的兗州這兩縣的百姓,絕大多數還是選擇了暫時撤離,打算等冤情大白之后,再返回家鄉。
徐寅看著兩縣絕大多數的百姓陸陸續續離開,說是去投奔幾天親戚,等冤案平反了再回來云云。
對于極少數不肯離開的百姓,徐寅叫孟帆,安排人將這少爺的兩縣百姓接到了兗州府,避一避。
徐寅散布的這些輿論,在第二天的時候,就上傳到了皇上的早朝,眾臣氣憤難當,誰這么缺德的散布謠言,說大周有冤案?還搞得這么大的陣仗?
真要是相信的話,滿大周的衙內開始糾察冤案的話,到時候非亂了不可?一想到這個,很多朝臣都感到一陣頭疼。
“回稟皇上,這一定是奸臣徐寅造謠生事,之前他就說要重建柳大壩,后來被我們辯駁回去之后,他現在到了柳大壩還是我行我素,竟然膽大妄為到了愚弄兩縣百姓的地步,他到底要何為?”
一個一直看不慣徐寅的言官,一臉的氣憤,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愣是能憑著感覺,推理到散布謠言的是徐寅。
“啟稟皇上,兗州這段時間以來的暴雨,大大超過了往年的任何年份,原本老臣也否定過徐寅關于重建柳大壩的建議,不過今天臣有些后悔了,今年的兗州暴雨,實在是百年罕見,如此下去,柳大壩真的難以撐得住啊。
如今有這樣的輿論,臣反而覺得是件好事,起碼能叫兩縣的百姓暫時避開一陣子,若真正遇上柳大壩被毀的不幸之事,但不幸之中的萬幸是兩縣百姓能安然無恙。
臣也期望徐寅跟其他大臣都能安然無恙的度過,臣覺得我們現在不是討論誰造謠生事的問題,而是要討論如何安置這些災民的問題,若是柳大壩被毀,這些暫時避難的百姓,很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面臨無家可歸,衣食匱乏的局面,我等最好能盡快安排這些事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