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霖想要東瀛的情報,簡直易如反掌。 萬歲營很對人,就曾經多次到達東瀛,和他們交易往來。 很快,一疊疊的情報就堆在了他的龍椅前。 楊霖一看關于日本的書籍,就有些莫名的興奮。不過看了幾卷,就有些昏昏欲睡了,這完全不是那個味。 如今的日本,是平安時代,也就是后世常說的平安京。 在奈良朝末期,日本朝廷與貴族勢力之間的矛盾激化。 為了削弱權勢貴族和僧侶的力量,桓武天皇于784年決定從長岡遷都到山城國的平安京,也就是后世的京都市,在那里籌建新都,命名為平安京,希望借此獲得平安、吉利、安寧與和平。 從這一點看,和楊霖的出發點有些相似,都是為了削弱前朝的殘余勢力,而選擇遷都。 不過楊霖的目的,還帶著一層更深的目的,就是收攏北地民心。 平安時代已經持續了四百多年,當初的新興勢力,也已經成為了腐朽墮落的上層貴族。 以藤原氏為代表的官僚貴族集團的統治已完全腐化,他們在政治上腐朽,生活上墮落。 日本貴族追求的是富麗堂皇的宮殿、神社和當作別墅用的佛寺、盛大的節日儀式、游宴、裝潢貴族老爺身份的文學和音樂,對于滿足這種奢侈生活來說,來自國家的龐大收入猶感不夠。 于是便大搞賣官政治!對于能夠出錢承包工程的人,按其出錢多少賣給國司及其以下相應的官職。 國司一職最有貪污發財的機會,許多官僚貴族紛紛通過賄賂藤原氏弄到兼任國司之職,身在京都,派代宮赴任,稱為“遙任”。 國司毫不顧及生產,在國衙領內放任代官搜刮百姓,因此有“受領”綽號。日本民間流行著“受領跌個跟斗也要抓把土”的說法,形象地說明了國司的貪婪。 楊霖掩卷深思了一會,心中默念,天下苦平安久矣,朕必須得救東瀛百姓于水火之中啊。 “來人吶,派人去將禮部的徐知常傳來。” 傳喚的宮人去了不久,徐知常便匆匆趕來,因為大宋皇帝親民親官,所以禮部也在皇城內辦公,離得十分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