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興刀兵-《大宋第一狀元郎》
第(2/3)頁
楊霖讀完,長嘆了一口氣,默然不語。
韓世忠憤憤不平,“這高麗小國,竟敢如此忤逆!”
楊霖擺了擺手,道:“強征高麗,未必是上策,楊資謙所言也有道理。若是朕興兵前往,平定高麗不知道要損失多少的將士。本想讓他們和跤趾一般,誰知道高麗人,又比跤趾人奸猾百倍...”
白時中也說道:“若是征討,師出無名,而且此時乃是沈陽府墾荒的關鍵時候,最好是不要橫生枝節。”
宋江不以為然,起身道:“官家,高麗地勢險要,三面出海,若是能拿下,乃萬世之福祉。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若非要死人,何不自我輩始,而留子孫以安逸。”
楊霖長舒一口氣,“朕不是怕高麗,朕是忌憚楊資謙吶,這個人,沒有你們看到的那么簡單。”
韓世忠站起身來,神色肅然,沉聲道:“官家,微臣愿親自掛帥,為陛下收伏高麗!”
韓世忠主掌五軍都督府,已經很久不領兵作戰了,但是沒有人懷疑他的帶兵能力。
楊霖沉思半天,思考著得失利弊,久久不能下決心。
自己慣用的分裂手段,已經在蒙古、西域、吐蕃、大理、跤趾都大獲成功,到了高麗卻行不通了。
高麗人雖然殺起同胞來,絲毫不比上述幾個國家遜色,但是他們有一個好處,就是打贏的一方,可以迅速地收服敵對勢力的百姓,而不是將他們全部殺戮。
就這一點文明之光,卻已經領先跤趾不知道多少倍。
這就是民族意識...看不見,摸不著,卻力比萬鈞。
若是沒有始皇帝,若是沒有書同文車同軌,便是煌煌華夏,也未必會有這樣的寶貴意識。
而高麗和東瀛,也因為千年的模仿學習,擁有了點點之火,這就是他們后世可以屹立民族之林,最根本的原因。
宋江眼看官家猶疑不決,扯著脖子道:“官家雄才大略,不可有婦人之仁。秦王若是一味顧忌手下將士,哪還有如今的大夏?”
一語點醒夢中人,楊霖拍板道:“楊資謙如此猖狂,朕豈能容他,韓五!”
韓世忠起身出列,抱拳道:“臣在!”
“許你五萬新軍,再加上吳玠十萬人馬,朕要你在高麗,斬下楊資謙的人頭。”
---
朝廷已經五年沒打仗了,但是軍隊的戰斗力,卻一直沒有削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