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這是撿來的-《入侵美利堅》
第(2/3)頁
最低一層是重型車輛區,能塞下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坦克履帶壓得甲板微微下陷。
往上是中型車輛層,一般堆滿悍馬和裝甲運兵車,用于固定的鏈條叮當作響。
再上一層是輕型裝備區,擺著成排的集裝箱,里面可能是武器零件或野戰補給。
每層甲板間靠固定斜坡和液壓升降平臺連接,斜坡寬得能讓兩輛卡車并排開過。
艙內裝有環境控制系統,保持恒溫恒濕,防止裝備生銹,還有泡沫滅火和排水系統,應對海上突發狀況。
頭頂懸著粗大的通風管道,嗡嗡作響,像船的呼吸。
蕭金浪等人首先去中間車輛層,看停放在那里的十輛重卡。后車廂打開,里頭是木制的包裝箱,外加泡沫和塑料紙進行封閉。
船內有重型叉車,可以將包裝箱運出來,檢查完整性。
“你們這些是什么貨?”布爾并不清楚十輛重卡內裝的是啥,他只是運貨的。
“是些機柜。”蕭金浪的話只說一半,生化設備之類的自然不提。
哦.布爾似懂非懂的點點頭,繼續問道:“值多少錢?”
“兩千多萬吧。”老蕭沒敢說三億.美元。他怕說了之后,這‘煙酒販子’會心理不平衡。
布爾發出‘哇’的一聲驚嘆,“難怪你們會派航母來接貨,這可是一大筆錢。”
雙方開始討論如何轉運貨物,首先運的肯定不是價格昂貴的機柜和危險的生化物品。
‘沃森’號本質是滾裝船,最便捷的轉運方式自然是通過船尾的滾裝坡道,以及側舷坡道。
要么就是位于直升機甲板附近的兩臺110噸雙柱吊車。但這些現在都沒法用,只能靠直升機進行螞蟻搬家。
此外兩家團隊初次合作,沒有任何磨合,還是先弄些小風險的貨物試試,于是打算先給布爾轉運他的煙酒。
布爾表示感激不盡,然后.他喊來了兩架CH-53K‘超級種馬’重型直升機。
當其出現時,七片巨大的旋翼轉得像颶風,引擎的低吼震得海面都起了漣漪。
‘超級種馬’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三十八噸,最大外掛為十六噸。直-18跟它一比,簡直是弟中弟。
“沃森”號的船員麻利得很,幾個貨柜的煙酒被打包進標準托盤,外面裹上鋼網,掛在‘超級種馬’的吊鉤下。
要不是擔心‘北極星’號的停機坪不夠大,它能一次性將所有煙酒全部吊走。
可就算這樣,它的吊裝效率也比直-18高三到五倍——沒辦法,直-18最大起飛重量不到十四噸,最大外吊能力才五噸。
前幾次吊裝很順利,但因為太順利了,吊到‘北極星’號的貨物沒法快速離開起降的停機甲板,反而成為限制速率的瓶頸。
布爾主動要求,讓‘超級種馬’前往‘東大’其他船卸貨——蕭金浪猶豫了一下,不敢做決定。
但隨行的海軍情報人員卻點頭,低聲表示:“我們跟艦隊那邊有實時聯系,首長想實際感受一下‘超級種馬’。”
這東西別處可看不到。
為穩妥起見,一架直-20率先從遠處低空掠來,送上兩名航空調度軍官,專門負責對接‘超級種馬’的起降引導。
這次要運的是機柜。
十臺一組,沉甸甸地碼在標準托盤上,外頭裹著鋼網,掛鉤一扣,‘超級種馬’吊起就走,直奔五十海里外的901號綜合補給艦。
兩架CH-53K‘超級種馬’的機組成員此刻已經意識到不對勁,他們確認“北極星”號的輪廓時,心里跟布爾一樣炸了鍋。
什么狗屁科考船,這不是西太平洋那艘有名的‘街溜子’嗎?
每次米軍來亞太演習,這貨都跟狗皮膏藥似的貼上來搞電子偵察——沒想到你個濃眉大眼的也玩腐敗啊?
等到兩名‘東大’調度軍官登上‘超級種馬’的駕駛艙,氣氛更古怪了。
軍官一上來就用流利的英語打招呼,手里還攥著個電臺,顯然是要跟他們面對面溝通協調。
機組成員扭頭瞅了眼上來的‘不速之客’,心里直犯嘀咕:“‘街溜子’啥時候配這種航母才有的軍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