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矛盾-《入侵美利堅》
第(2/3)頁
那個蠢貨的錯誤在于他不該公開下令,而是應該私下聯系各家醫療機構。
可他太蠢了,還以為‘衛生部’是國稅局呢,把稅務稽查的那套照搬過來了。”
艾略特院長的語氣變輕,顯然并不是真責怪‘哈登’下達的命令,而是怪對方不該公開說。
哈特教授心里嗤笑暗想:“要不是‘哈登’在‘衛生部’里公開下令,誰敢私下執行命令?不怕被追責嗎?
美利堅的法律可是講究程序正義。就是公開下令了,大家才放心大膽的干,不用擔心事后背鍋。”
瞪了教授一眼,院長沉聲道:“那個蠢貨不能倒,至少現在不能倒,否則我們壓力就大了。”
——
周青峰坐在‘副主席’的位置上,心中明鏡似的——他擺明了就是個吸引火力的靶子。
重組‘衛生部’后,他掌握的信息如同潮水般洶涌,更清晰地意識到,米國的疫情遠比之前預想的要嚴峻得多。
‘白房子’之前曾嘗試過一次全國封控,結果僅僅維持了五天,便在各方勢力的角力下土崩瓦解。
德州、加州、紐約州這些經濟發達的‘刺頭’,以各種借口拒絕執行‘白房子’發出的聯邦命令。
難道這些地方的政客們不知道病毒的危害和嚴重性嗎?不,他們是第一批接種疫苗的人,心里清楚得很。
可嚴厲的管控措施會引發社會恐慌,導致經濟崩潰,股市暴跌,進而引發政商界乃至普通民眾的集體怨聲載道。
對于以選票和支持率為生命線的政客來說,他們絕不能成為眾矢之的,不能有負面輿情。
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們只能“順應民意”,放任病毒蔓延——可病毒不在乎‘民意’。
于是前一天還生龍活虎的人,以為生病頂多是一場感冒,了不起有些呼吸道的炎癥;
可第二天患者就可能因為臟器衰竭,不得不依賴“人工肺”等生命維持設備。
當越來越多的患者涌入醫院,那些之前還對封控措施嗤之以鼻的人,立刻會轉而高呼“為什么還不封控”?
一切都是民意,于是政策會反復橫跳。
“太荒誕了。”周青峰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看著各州上報的患者和死亡人數,那是一條條呈指數級增長的曲線,觸目驚心。
比如擁有八百萬人口的紐約州,在解除封控后才幾天就疫情迅速惡化,不得不向華盛頓特區發出求援,希望派遣專家指導。
不久前,那些官僚們還信誓旦旦地說,經濟崩潰導致的死亡人數會超過病毒造成的損失,如今卻集體變臉,乞求援助。
“紐約的封控措施簡直就是兒戲,他們只是呼吁感染者待在家中,不要外出,或者佩戴口罩外出。
他們還要求輕癥患者不要去醫院,自行在家中康復。
輕癥患者如果得不到照顧和治療,很容易轉為重癥。到那時,恐怕連呼救的機會都沒有。”
周青峰對紐約州的封控措施嗤之以鼻,覺著那就是政客作秀。他倒是看到了‘東大’的疫情應對措施。
“國內已經開始建設方艙醫院,將輕癥患者集中起來進行治療,未感染者則嚴格居家隔離。”
回想起曾經的‘末世’經歷,他忽而意識到自己確實改變了一些事情。
原本,‘X’病毒是在全球范圍內突然爆發。當各國政府想防控時,感染者已經將醫療和政府沖垮,一切回天乏力。
而現在,至少‘東大’抓住了寶貴的窗口期,至少提前三個月獲得了消息做準備。
只要封控措施足夠嚴格,它或許真的能成為末世中的一片凈土。
從本心來說,周青峰還真想在‘醫療效率委員會’的職位上發揮點作用,至少讓他干個幾天,推行一些能普惠大眾的政策。
可沒想到他上任才二十四小時,‘白宮’那邊居然就急匆匆的想撤了他。
“切這活誰愛干誰干吧,我已經跟‘X’病毒融合,身體過幾個月將完成進化,倒想看看這些渣渣怎么死?”
周青峰兩條腿放在辦公桌上,懶洋洋的公然摸魚。
——
此刻,米國國家傳染病研究所的主任,‘白房子’的首席醫療顧問,福奇閣下也在絞盡腦汁的想辦法甩鍋。
周青峰公然對華盛頓特區的醫療機構下令,優先搶救更有生存價值的病患,直接把還活著的一大批老年官僚給激怒了。
什么叫‘更有生存價值’?這不是擺明了,一旦上年紀的人進醫院就得死么?
要說窮困潦倒,老無可依的人死掉也就算了,但掌握權力的官僚卻不肯放棄自己擁有的特殊待遇。
控訴‘奧利弗.哈登’的電話瞬間將‘衛生部’的交換機給打爆了,夏妮根本就不轉接這些來電,因為實在太多。
罵不了‘混蛋哈登’,于是大批官僚把電話打給正在‘白房子’掌權的‘鄉下人’副總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