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內鬼-《入侵美利堅》
第(2/3)頁
——
周青峰的富豪身份就像一塊金字招牌,尤其是在武力震懾之后,更能迅速收攏人心。
內德維德一家深信,傍上這樣的有錢人,安全和生活質量定能飛躍提升,短期內根本無需擔憂他們的忠誠。
短短兩三天,探索隊便收容了四五十名幸存者,并有意識地提拔那些拖家帶口有‘軟肋’的人擔任管理職位。
單身男性則大多被劃為“基本勞動力”。
至于物資的收獲……
食物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小鎮早已陷入糧荒,即便如內德維德這般有所囤積的家庭,也面臨斷糧的危機,否則他的妻女絕不會如此干脆地選擇投降。
家具家電和車輛倒是不少,但避難所在這方面并不匱乏,主要是集中存放,以備不時之需。
繳獲的槍支彈藥則可以用“五花八門”來形容。
一個小鎮,僅剩百八十號居民,卻搜出了上千支槍械和十幾萬發子彈。
可這些槍械型號雜亂,口徑不一,手槍、步槍、獵槍、霰彈槍,是一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探索隊看不上這些武器,但又不能放任不管,只能暫時收繳上來,用“疣豬”運輸機運回避難所的倉庫。
收繳槍械還引發了不小的騷動,幸存者們幾次強烈要求保留武器,至少保留手槍作為自衛武器。
但周青峰和蕭金浪考慮再三,還是斷然拒絕——本來就對這些‘基本勞動力’不太信任,還給他們保留武器,不是給自己找麻煩么?
總之,想加入‘圣光’團隊,想獲得一份有保障的食宿工作,就不能擁有武器。
但周蕭二人都很清楚,這只能在明面上制止幸存者擁有武器,暗地里偷藏實在難免,因為末世太多黑槍了。
所以控槍將是長久措施,不能掉以輕心。
——
探索隊外出的第三天,避難所內的蕭金浪用幾輛重型卡車運來了一整套簡易的“土法煉油”設備。
說白了就三大件:煉油釜、加熱爐和冷凝器。外觀看上去就是一堆奇形怪狀的管道和壓力罐,以及各種尺寸的緊固件。
安裝這套設備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負責人是周青峰從國內“忽悠”來的郭毅等四五名工程師——他們是生產這種土法煉油設備的廠家技術人員。
這幾位是團隊里難得的懂煉化和機械的人才,自從被周青峰高薪留下后,一待就是好幾個月,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避難所里的難兄難弟。
土法煉油事關避難所隊伍能否發展壯大,但污染巨大,肯定不能安裝在避難所內部。
在接到探索隊關于“阿沃尼”鎮狀況相對穩定的匯報后,蕭金浪才同意讓郭毅帶人前來安裝,搞一個“小型煉化廠”,生產一些低品質的燃油。
有了足夠的燃油供應,蕭金浪才敢派遣避難所內幾架航程較遠的飛機去聯絡其他避難所的人員——“疣豬”雖然性能不錯,但航程和載荷實在有限。
內德維德略懂機械,被安排到郭毅手下當一名機械師,負責煉油設備的組裝和測試。
后者看到電動重卡運來的設備,更加確信周青峰這個末世前的富豪早有準備,畢竟土法煉油這種東西,正常人是不會去碰的。
奧馬爾則因為“說錯話”,被康格斯安排進了設備安裝的隊伍,搬運那些沉重的煉油零部件。
由于缺乏專業裝卸工具,這活不僅累人,還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雖然干重活有額外的食物配給,但這黑人干了一天就怨聲載道。
再看到內德維德這個曾經的“釘子戶”居然當上了機械師,他更是怨恨探索隊故意歧視自己。
“我算是看明白了,這是一支由亞裔,或者說華裔為主的隊伍,那位‘圣光’總裁就是他們的頭領。
原本以為康格斯會是個頭目,但現在看來,他不過是條走狗。我們明明都是米國人,為什么要給黃皮猴子工作?”
奧馬爾汗流浹背地干著活,心中的不滿也如同野草般滋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