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澄心觀-《天子寧有種》
第(3/3)頁
不然真要上綱上線,武夫們身上鮮少沒有污點的……殘暴嗜殺、貪財好色,總會沾上一樣。
“陛下圣明體恤,臣感佩于心!”
李奕恭敬施禮,瞥了眼皇帝的臉色,提議道,“臣知陛下素來愛才,此刻已讓左道長在宮門外候著,陛下是否召其面圣?”
“哦?”柴榮果然來了興致,立刻對內侍下令。
不多時,內侍引著左從覃快步走入殿中。他今日特意換上了一身嶄新的藏青色道袍,雖不奢華,卻漿洗熨燙得一絲不茍,更顯飄逸出塵。
左從覃步履沉穩,行至御前數步之地,從容地大禮參拜:“山野之人左從覃,拜見圣天子。”他聲音清朗,不卑不亢。
柴榮的目光落在了左從覃的臉上。見其雖面容清癯,但目光澄澈有神,下頜留著梳理整齊的五綹長須,看似年過不惑卻膚色紅潤,神完氣足,周身籠罩著一股與尋常人截然不同的清氣。
這份儒雅從容、淵渟岳峙的氣度,著實讓柴榮高看了幾分,在心中給出了“絕非凡俗”的評價。
“道長不必多禮。”柴榮抬手虛扶,語氣溫和,“聽李卿言,這研制水泥和龍津街市營建,皆源于道長點撥之功?此乃利國利民,造福蒼生之大德。道長生具如此慧才通學,蟄伏山野實在可惜!”
左從覃回道:“陛下,李將軍宅心仁厚,過于抬舉貧道了。貧道山野之人,閑云野鶴,不過是偶觀星象,偶察物性,與李將軍論道時偶有所感,隨口提及些許粗淺想法。貧道微末之言,豈敢言功?”
見左從覃言談舉止,愈發顯得不凡,柴榮頓時起了招攬之意。
“道長赤誠,朕心甚慰!然有功不賞,非明君所為。”他略一沉吟,道:“司天臺掌天象歷法、陰陽卜算乃至山川地勢之學,正是施展道長大才之處。不知道長可愿入司天臺為官?”
“陛下圣恩浩蕩,貧道惶恐!”左從覃躬身稽首,語氣恭敬卻頗為堅定,“貧道觀星為察四時更替,煉丹為求草木真性。若以方術邀求紫綬,與求名逐利之徒何異?正如花果草樹零落成泥,強留玉瓶反損其真。還望陛下體恤貧道志趣,收回成命。”
柴榮聞言,也不生氣,又溫聲道:“既然道長不愿受凡塵俗務牽絆,那可還有甚心愿?只要朕能辦到,定當滿足。”
左從覃微微搖頭道:“貧道乃修道之人,金銀富貴、高堂華軒,皆非貧道所愿,亦無任何奢求。只愿一簞食,一瓢飲,參經悟道,足矣。”
此言一出,殿內瞬間有些安靜。旁人求都求不來的富貴,在左從覃口中卻仿佛不值一文。
聞言,柴榮眼中掠過一絲贊賞。只覺得左從覃果然是真正的方外之人,竟如此淡泊名利,不為世俗閑情所動。
正當柴榮思忖如何再行挽留,或另賜恩賞之時。一直靜候旁側的李奕,眼見一個非要賞,一個非不要,場中的氣氛有些僵持。
他生怕讓皇帝下不來臺,便立刻上前一步,替左從覃解圍,道:“左道長清修無為之心,不貪戀世俗功名。臣斗膽,倒另有一個折衷的法子。”
見皇帝示意他說下去,李奕朗聲道:“何不由陛下開恩,著有司于東京城外,擇選一處清靜福地,為道長營造一座道觀?”
“如此以來,既可使道長有清靜之所精研學問,又不失陛下想要賞賜功勞的心意,亦可彰顯陛下敬賢尊道的善行。”
“好!”柴榮覺得這個提議不錯,慨然應允,“還是李卿考慮的周到……朕便命人在蔡水河畔擇一靈秀之地,為道長營建一座清修道院。不需華麗,務求雅致清靜,一應所需,由內庫撥付!”
李奕忙用眼神示意左從覃應下。左從覃心下無奈,卻也知再推辭便是拂逆圣意,顯得太過不知好歹了。
他只得深深拜伏于地,朗聲道:“貧道,叩謝圣恩!”
柴榮這才喜笑顏開,顯然對李奕的提議和自己最終的安排十分滿意。
他沉吟片刻,目光掃過階下恭敬的兩人,說道:“朕便為道長賜號為‘澄心處士’,而那處道院,便名‘澄心觀’,建成后并受皇家香火供奉。愿道長于此心澄意定,早證大道!”
“陛下隆恩浩蕩,貧道感佩五內,惟愿澄心觀日后能稍盡綿薄,為陛下、為社稷祈福禳災。”
左從覃再次躬身下拜,他心中雖仍覺這“皇家御賜”過于招搖,與己所求的清靜相悖,但圣命難違,也只能暫且領受。
李奕則暗松一口氣,他光想著把功勞分到左從覃身上,卻忘了這位道長的“臭脾氣”,竟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辭皇帝的賞賜。
好在自己臨機變通,提出一個還算湊合的法子,總算將此事圓了過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