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一個多月后,學校的校園里就難以在看到二興的身影了。 為此,他不惜改變了顛著球上學的習慣,還總是行色匆匆的避開所有上下學時候的人叢密集,選擇的低調方式沒有人可以理解。 就連上午的課間操,他也獲得了不出席的特權,一個人留在了教室里悄無聲息。 他能做到這一點的優勢在于,所在的“實驗班”是獨處于教學樓三樓的角落處,不僅進出有門衛,甚至上下樓都是跟老師們一樣,走的是員工樓梯。 這么低調的好處是,在他來到學校三個月后,就漸漸被同學們淡忘了,徹底忘掉是不可能的,起碼只剩下上體育課時的被人圍觀。 直到這個學期的期末,他的大名才再一次出現在學校的公示欄上。 包括三門主科在內的清一色一百分,讓他的名字高高在上,這個時候對其他同學是一種激勵,他就沒有理由要求學校繼續低調下去了。 學校從去年起就有了六年級,但這個實驗班卻仍舊是五年制。 這也很好理解,這個班里的學生本來就屬于千挑萬選出來的尖子生,在小學就掌握了一定的初中知識,是最基本的資質具備,有沒有第六學年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若論智商的話,二興的189還不是班里最高的,就他所知的至少有五六個人,據說有人的智商值甚至超過了200。 當然這種數據是不可能在學生當中公開的,也不會被當做考試成績的替代品。 但課堂上的日常學習中,身邊同學的各種聰明表現,就讓他感到了莫名的壓力。 選擇低調,其實就跟這個原因有很大的關系。 二興最終選擇了埋頭苦讀,也絕不僅僅是一種態度,而是轉為了日漸增高的自學科目的教學書。 當然一摞摞的課本不會出現在課堂上,而是在董家小樓二層的那個書房里。 就連他每一天的日程表都是排得滿滿的,負責為他劃考勤的活兒,則是被馮瑩瑩給搶了去。 董家對他這種近乎嚴苛的自律,還是滿懷欣慰的,因為他的努力,家里的幾個學生晚輩,都逐漸被影響到了,包括二興要喊小叔的董娟的弟弟董智。 此人目前已經上大四了,唯有他對二興的努力充滿了抱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