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與此同時,二興的家里,也在就這個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為此,二興是這么說的:“主要還是人家歌手的演唱水平高,我寫的三首歌,頂多了是比較契合電影的劇情罷了,能不能進入提名,還得看后期的市場效應!” 他之所以這么謙虛地回答,是為了哥哥大興。 大興今年14,正處于青春叛逆期,近段時間對父母的期望和要求,已經產生了明顯的抵觸情緒。 消息當然來自于王美芬的特意吩咐,因為家里人都明白,由于二興的表現太過出色,大興從小就等于是生活在弟弟的陰影之下。 雖然大興生性隨和,但無休止地被人有針對性的比照著議論,再好的脾氣也終有抑制不住的那天。 況且他現在的年紀,哪怕出生在普通人家,該有的叛逆期焦慮也在所難免。 因而二興這一次回來,就被王美芬專門囑咐了要照顧大興的面子問題。 之前她沒有在意到這些,可自打二興走后,家里就剩下大興一個孩子了,做父母的再是神經大條,也會很輕易地覺察到小輩人明顯的情緒變化。 這種情況又在楊家格外的明顯,因為二興這個弟弟的表現越是優秀,當哥哥的大興心理上的壓力也就越大。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處在叛逆期的孩子滋生自我意識的對抗情緒,一旦爆發可能就是不可控的,選擇離家出走也許是影響最小的后果了。 萬一這孩子因此跟社會上的混混們混跡在了一起,受到的影響可能就會是一輩子的人生偏誤。 故而,兩世為人的二興深曉其弊,這一次回來不僅處處小心,甚至在家里連話也說得少了。 幸虧他摸得準大興目前的興趣愛好,早就從桓真道長那里討來了大量的名人臨摹字帖,借此轉移了大興很大一部分的日常精力。 而且兩兄弟之間是書信往來的,主動方當然還是以二興為主,在信中他也避談成績,只關注于家里的事。 從近半年來的跡象看,這樣的方式還是很有效果的,同時也相當于為大興開辟了一條兄弟間私底下聯絡的通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