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來自看臺上的目光,還是影響到了隊友的情緒。 唯一還保持淡定的可能就是二興了,既沒有臨賽前的興奮緊張,也看不到他四處觀望的好奇。 這也導致了坎比特對他的抱怨:“我說楊,難道你就沒有一點小孩子的心理?至今我還記得,第一次參加其他州的比賽也像你這么大,我還激動得流鼻涕呢!” 這家伙一直對二興超越了年齡的成熟詬病不已,或許他是在為兩人間交流的話語權缺失而感到了憤憤不平。 老外們都這樣稱呼他,因為“二興”的外國讀音實在不咋地,讀準了還好,讀不準的話聽起來怪怪的。 所以他干脆拒絕了他們想表示親熱的稱呼,一聲“yang”聽著倒也簡單利落。 二興樂道:“據我所知,你上中學的時候還尿床呢!” “是誰跟你說的?”坎比特大怒。 能是誰跟他說,二興目前為止,認識的老外只有斯科特和洛根,愛麗絲不算數,因為她是在京留學生,只是在耐克打工罷了。 “別管是誰說的,有沒有這回事吧?” “偶買噶,一定是洛根這家伙,因為這件事我在一次比賽現場的采訪里說過?!? “那為什么會是他,而不是斯科特?” “那家報紙是我的家鄉紐約州報道的,洛根那家伙是我同鄉!” 兩人說說笑笑的就來到了報名地點,運動員不會親自上前走這個流程,會有代表隊的翻譯來做這件事。 二興明顯看到那兩位大學生模樣的工作人員,在扭過頭來看自己,應該是他們也不相信居然有11歲的孩子來參加這種世界級的比賽。 不僅是他們,坎比特的身邊也有人在問這件事:“你是華國隊的特聘教練?聽說這一次的百米預賽,最小的運動員才11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