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工廠內(nèi)部映入眼簾的是一間間寬敞的車間,三人走進其中一間廠房。 從現(xiàn)場零散擺放著大大小小的瓷器來看,這是間瓷器加工車間。 只見幾名工人正在熟練地將一些瓷器進行打磨、剝釉,用細砂輪磨平瓷器底座,然后放地上來回滾動,再用玻璃裁刀在瓶內(nèi)外劃出雞爪紋,模擬出年代陳舊感。 其中一些瓷器上,被銼刀弄出一些缺口,然后從缺口延伸出些許裂紋,再將釉面上的大氣泡戳破,達到多年自然風化的效果。 另一旁幾名工人,正在用各種化學液體對瓷品表面進行去火光、著色等處理。 蔚利和向刁貓、姜鴻介紹瓷器做舊工序和方法。 爾后,指著兩尊看起來一模一樣的青花瓷瓶問姜鴻:“這兩尊花瓶中,有一件是贗品,賴兄弟能否辨認?” 姜鴻觀察到兩尊花瓶果真一模一樣,仔細看花瓶的縮釉和露胎處都有泥土和銹斑,就像是從墓地中挖出來的一般。 從表面看的確難以分辨真?zhèn)危櫜粌H僅目力極佳,“五識”均極其敏銳,用鼻子細細聞過之后,才發(fā)現(xiàn)了端倪。 指著其中一尊花瓶道:“對于瓷器的燒制技術(shù)和年代,賴某的確難以鑒別,還請蔚總指教。但這件花瓶有一股502膠水味,想必這黃泥巴便是用膠水粘上去的吧,且泥土中帶有少量老石灰的氣味,莫非是仿制的墓土。” 姜鴻說著,又拿起這尊花瓶放到嘴邊,用舌頭在銹斑上舔了一下:“一股咸味。這斑斑土銹像是用鐵釘撒鹽氧化所致,不知賴某猜測可準?” 蔚利和驚訝道:“準!太準了!看來我們做舊處理只注重了外表,忽略了氣味等因素。賴兄弟算是幫我們點出了工序上的失誤,有待我們改進工藝方法。” 姜鴻幾番絕技展露,讓蔚利和佩服不已。 隨即又帶著刁貓、姜鴻來到了另一間廠房。 這間廠房看起來像是制作石玉類贗品的地方。 既擺放著大件的玉床、玉桌、玉屏風等物品,也有不少制作小件玉環(huán)、玉佩、玉玲瓏的加工設(shè)備,遠處還有一些工人似乎在編織著玉片。 廠房規(guī)模之大,令姜鴻大開眼界。 暫且不論玉器是仿制贗品,光是每一件玉器都在工匠們手中經(jīng)過精雕細琢,即便不進行做舊處理,那也是件藝術(shù)精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