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雇傭和賣身契-《史上最強皇太子》
第(1/3)頁
孟名勛是公認的大儒,在儒生眼中地位崇高,屬于儒道的泰斗人物。
看看他的一生經歷就知道了。
他和夏皇師出同門,都曾在太師諸葛藏門下學習,年輕時出入朝堂,歷任翰林編撰、翰林學士、禮部員外郎、禮部侍郎、地方知府、內閣大學士、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內閣次輔,等等。
他任職禮部尚書期間,主持天下科舉,保證了科舉的清正,為朝廷選取人才,被讀書人津津樂道。
他任職翰林學士期間,整理天下文章,為朝廷完善了《康樂大典》,這是一門集各代典籍于大成的類書。
并且,他還留下諸多著名的文章,創造了“孟體”,留下無數墨寶。
就算是在地方任職,他也造福地方和百姓。
別人被稱作大儒,也許是恭維,但是能用大儒來稱贊孟名勛,是大儒這個身份的福氣。
所以說,孟名勛選徒,是讀書人眼中的一場盛會。但是現在呢,孟名勛卻搞出了慈善募捐,讓國子監這等清雅之地,響起了金銀的銅臭之氣。
很多人盛贊孟名勛關心難民,但是也有不少人開始指責孟名勛,認為孟名勛沽名釣譽,嘩眾取寵。
面對質疑,孟名勛并沒有任何解釋,他沒有去碰那些收集來的善款,而是交給了京城中最有信譽的沈家來掌管。
沈家是皇商,和普通的商賈不同,沈家以誠信為本,把錢交給他們,能更好地保證善款的使用。
沈家拿到善款后,直接去買糧食和衣物,開始救濟難民,并迅速成為京城中最大的救濟組織,救活了很多人。
這也讓蕭玄更加敬佩孟名勛,因為人越老,越是在乎自身的名望,但是孟名勛不在乎虛名,只在乎有所為。
所以蕭玄也捐了五兩銀子,來支持孟名勛。
“呦,九弟啊,怎么只捐五兩,還真是舍得啊。”
這時候,一名錦袍男子打趣說道。
蕭玄回頭,看清對方的長相后,腦海中立即浮現他的身份。
五皇子蕭藿,年二十,被冊封為趙王,從小好讀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頗有賢名。
他早就想拜孟名勛為師,但都沒有機會,如今有了機會,可以說是勢在必得。
“原來是五哥,我月俸有限,又未開府,手頭拮據,讓五哥見笑了。不知五哥要捐多少?”蕭玄拱了拱手,笑著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