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面對夏皇的詢問,孟名勛連忙咳嗽兩聲,然后回道:“咳咳咳,陛下,微臣精力有限,以免耽誤其他學子。” “陛下,別聽孟老頭瞎說,他可是精力旺盛啊。”孔玄黃忍不住反駁道。 孟名勛立即懟道:“陛下若是真想育澤儒生,可以找孔玄黃,他有一百零八位弟子,再收一些,也沒有任何問題。” “孟老頭,你就是沽名釣譽。”孔玄黃冷哼一聲,當即諷刺道。 孟名勛又懟道:“你不是沽名釣譽,你是想效仿孔圣弟子三千,眼下便是個機會,你更該爭取!” 兩個老頭你一言我一語,竟然再次斗爭了起來。 夏皇看后,樂得哈哈大笑,其他學子也司空見慣,但也希望能吵出一個對他們有利的結果出來。 蕭玄用手臂捅了捅高適之,問道:“孟祭酒有幾位親傳弟子?孔玄黃當真一百零八位弟子?” 高適之回道:“孟祭酒只有六位親傳弟子,好幾位在朝中擔任要職,而孔老先生的確有一百零八位弟子,不過大多數是記名弟子,親傳弟子只有三十六位。” “好家伙,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這位孔老先生還真是繼承了先祖的有教無類啊。”蕭玄感嘆道。 高適之點了點頭,然后小聲說道:“所以同樣是弟子,做孟老的弟子比做孔老先生的弟子更有含金量。這些年來,孔老也意識到了問題,所以幾乎不再收徒。” 蕭玄卻冷笑一聲,道:“恐怕不是他意識到了問題,而是高不成低不就。顯赫的儒生不想成為排行一百多名的弟子,而出身低的弟子,孔玄黃又看不上。” “嘿嘿,九殿下高見,的確有些尷尬。”高適之笑了笑,當初孔玄黃就有意收高適之為弟子,而高適之便裝糊涂沒有拜師。 而就在兩人交談中,孟名勛和孔玄黃的爭論也結束,不相伯仲。 這時候,夏皇好奇擇徒的具體流程,于是詢問孟名勛: “五關選徒,具體怎么個選法?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采這種東西,見仁見智,若是沒有一個讓人信服的選擇,恐怕好事搞成壞事。就好比你的募集捐款,孟名勛啊孟名勛,你怎么會想出這個餿主意,讓好好的一樁妙事,沾染了些銅臭之味。” 夏皇有些不悅,顯然,他反感募捐一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