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約定-《山雀驚鳴》
半個月時間過去,夫子開始考校,以戒尺挑出其中一句,被挑中的孩子便朗誦出聲,換一句,再讀,再換。
“這什么字?”夫子問。
“君。”那小孩坐直了身子答道。
“這呢?”夫子又問。
答不出,一記戒尺賞在手心,那小孩忍著不敢叫出聲,手掌火辣辣地疼。
“璧。”夫子背著手,在學童中穿行,隨口道,“和氏璧的璧,玉璧關的璧,有匪君子,如圭如璧,下一個,云湛。”
正好抽中林風禾,若只有這半月時間,林風禾怕也少不了挨板子,好在從前看過,有驚無險的過了這一遭。
夫子贊賞的點點頭,又去問下一個,挨個考問了一圈,戒尺也賞了一圈,天色蒙蒙昏暗,外頭敲鐘,夫子方道:“放學。”
學童轟然起哄,名堂外早已車行馬嘶,擠得水泄不通,不少孩童們探頭探腦,猶如等過節一般。
門房挨個唱名,點到的孩童便被接走,不少小孩爬到柵欄上朝外張望,又被手持戒尺的夫子挨個敲打恐嚇趕下去。
林家姐弟站在一處,踮著腳朝外看,以往都是林衍親自來接他們,林衍個子高,一眼就能望到,可是今日卻沒看見。
應該是有事耽擱了一會兒,書院外這個點早已圍的水泄不通,來晚一會兒便進不來,只能等。
門房扯著嗓子,小孩們陸陸續續地出去,前院內的孩子越來越少。
“李家——李少爺。”
李曉走出來,朝孩童們點點頭,林懷瑾還在張望,一眼瞥見李曉,李曉便朝他招了招手,問:“晉王還沒來?”
“一會兒就來。”林懷瑾解釋一句,李曉便出了大門外,來接他們的是府中管家。
其實來接學童的,大多都是這一類人,偏偏林衍失而復得,總是不放心,非要親自來接。
兩刻鐘后,院中余十余人,名堂外巷中亦車馬稀少。
直到門房點完最后一個名字,剩林家姐弟與巴特爾留在原地,林風禾站得累了,索性坐到臺階上,林懷瑾換了一只腳,倚在院門前朝外張望。
夫子與先生們換完衣裳,在他們面前經過,互相拱手,各自回家。
門房看了看余人,關上了大門,說:“童蒙館與訓詁館的學子不可私自離去,腰牌留下,待會兒有人來,自然放進去找你們。”
那少年先是過去,繳了木腰牌,卻不走,站在一邊有意無意地看。
“那我們怎么辦?”林懷瑾有點焦慮地問,抬頭瞥向巴特爾,對方卻已走了。
門房答道:“去飯堂領夜食,完了繼續等,該做啥做啥,若一直沒人來接,晚上便去午睡的地方歇息。”
林風禾點點頭,轉頭卻見巴特爾的身影并未走遠,朝著飯堂的方向晃蕩,她一下明白了,他是叫他們一起去吃飯。
書院每日都有五六個雜役留守,做了一大鍋燴菜,連著門房在內,數人排隊依次去領食。
飯堂里點著兩盞油燈,只開了一張桌,林風禾端著碗打好菜過來,見無處可坐,巴特爾便主動朝側旁挪了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