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貍貓換衙役-《莽書生的水墨修行》
第(2/3)頁
趙以孚伸手在桌子下又取出了一份,嘿嘿笑著說:“看起來你沒什么意見。”
說著就這么蓋上了自己的官印,然后折好放入了一個信盒里。
隨之他給吳忠道:“去給驛站,發往京城。”
吳忠拿起就走。
李涼根本攔不了。
但他很快冷笑一下道:“你以為這樣就有用?這封信你是送不出去的。”
這就屬于是徹底撕破臉了。
趙以孚笑著搖了搖頭,只是淡淡地說:“無妨,我會以自己的渠道再寄一封同樣的信出去的。”
“那封走驛站的能不能出去無所謂,只要這第二封能到銀臺司就行了。”
李涼聽得渾身冰涼,他敢賭趙以孚的‘第二條渠道’嗎?
他不敢。
而一旦第一封信沒到而第二封到了,那么對于朝廷來說就是一件天崩地裂的大問題了。
朝廷維持統治最根本的是什么?
其實就是那一條條到達整個大徐每一個縣府的官道,以及官道沿途的驛館。
這些驛館是平時信息傳遞之用,地方上有維護之責,但卻絕對不能將手伸到驛館中去。
否則閉塞朝廷耳目,這是想要做什么?!
尤其是這個荊山行省的叛亂已經愈演愈烈的敏感檔口……
若是峰林縣的驛站體系也受到質疑,那恐怕平叛大軍就要往這邊拐個彎看看了。
李涼緊緊握拳,卻是一句話都不敢說了。
趙以孚卻起身拽住他道:“走,召集縣衙官差,隨我去把賬平了。”
李涼使勁地掙扎,但卻發現如何也掙扎不開。
他驚恐地看著趙以孚,有種書生遇到兵的感覺。
但趙以孚可不是兵啊。
換個說法,他充分體會到了‘被以德服人’是什么感覺……此處之‘德’為‘武德’。
李涼被拽得一丁點反抗能力都沒有,直接被趙以孚拽到了正堂,然后敲響了正堂的鼓點聚攏眾人。
縣衙的衙役很快聚攏過來,他們都不明所以地看著趙以孚,然后主要目光聚焦在李涼身上。
李涼還未說什么,趙以孚已經道:“我是本縣新到任的縣丞,趙以孚字君信,你們平日里以官職稱呼我即可。”
“方才李主簿與我交接公務,結果發現本縣的虧空大部分是由于錢、趙、孫、吳四家拖欠稅款所導致,故而今日我召集你們在此,便是要去取回那些拖欠的稅款。”
“都快點,多帶上些車駕,與我一同上路。”
然而這些衙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一個班頭跑出來說:“大人,屬下家里夫人正在生產,恐怕不能……”
趙以孚揮揮手和藹地說:“既然家里有事,那便去吧。”
這時又有一人站出來……
情況立刻不對味,這明顯是要全部找借口跑路啊。
趙以孚便先發制人道:“你們如果家里有事的話只管去,我這人最好說話了。”
話音落下,就有人出聲告辭。
隨之又是第三個、第四個……
最后干脆都不來與他這個縣丞告辭了,都是直接出門去。
這其實已經演變成了一種無聲的抗議。
趙以孚看著他們走出去,卻對李涼燦然一笑道:“看起來他們都沒空。”
李涼也是干巴巴地一笑卻沒有說話。
因為他有些被趙以孚弄怕了。
如果換做是對著別人,李涼此時甚至可以開啟嘲諷。
但當自己如同一個紙片人一般被趙以孚單手提著走了一段路之后,他就怕丟臉了的趙以孚把他給隨手捏死。
理由都是現成的,襲殺縣令的賊人去而復返……
原本李涼是不該有這種擔憂的,畢竟趙以孚初來乍到。
可是自從見到趙以孚以后他所接收到的各種信息,就是讓他覺得眼前這個舉人出身的縣丞其實和那種一言不合就掀桌子的莽夫沒多少區別。
所以他現在很老實。
雖然想不明白作為一個科舉士子的趙以孚為什么會給他這種感覺,但這種時候他還是從了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