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忍不住了-《莽書生的水墨修行》
第(2/3)頁
【這姓程的是怎么回事?他想朕夷他九族嗎?】
贏琮氣瘋了。
趙以孚回應道:“我看是被這些荊山來的武人脅迫了才對,就他自己沒那個膽子。”
贏琮問:【何以見得?】
趙以孚道:【上次他帶個修邪法的妖僧在我面前嘚瑟,我就當他的面劈了那妖僧,結果他都嚇得尿褲子了。】
【哦,口說無憑,我給你上圖。】
話音落下,潑墨術發動,程知州當日的‘風姿’便全部落在了畫卷上。
贏琮一下子就沒那么氣了:【真是有辱斯文,看起來他只是無能而不是真的造反。】
這語氣就顯得順服很多了,看起來相比起手下蠢,他更受不了背叛。
趙以孚:【現在就是這么個情況,你說我該怎么做?】
贏琮對這事還是很氣的,他問:【你手上有多少人?】
趙以孚說:【有一千能用的,不過用了以后縣城就沒人守了。】
贏琮說:【一千夠了,你替我帶兵剿匪,我在朝堂這邊給你頂著!】
一地縣令擅自率兵離境絕對是大罪。
當然,一般這種情況下朝廷也會允許趙以孚這時候組織鄉勇應對反賊的,但問題是他現在沒有授權,流程上不對。
就算他和皇帝是好基友也一樣,沒有圣旨和朝廷公文,他做什么都是違反法理的。
不過趙以孚可不會在意這些,他應道:【好。】
接著他抬起頭來,看向來者道:“程大人公忠體國怎會附逆?來人,拿下!”
那些武者聞言立刻緊張起來,其他人看著左右防備周圍,而領頭一人則是向趙以孚虎撲了上來,看起來是準備擒賊先擒王。
然而很快他就發現情況有些不對勁,因為他撲上去,趙以孚也在撲過來,兩人屬于是雙向奔赴了!
而糟糕的是,這位武士首領湊近了才發現趙以孚好像十分高大……
兩人手臂交錯,那武士首領只覺得觸碰到了鋼鐵一般堅硬的肌肉,立刻頭皮發麻。
隨后兩人稍稍角力,武士首領只覺得自己就好像一個面對成年壯漢的小朋友,被人一只手就推地上了。
不是,現在的讀書人沒事練什么肌肉?
而正將注意力放在四周的其他四名武士聽到這邊響動回了個頭,人就徹底麻了。
他們那武藝最高強的首領,在這一刻竟然如同一只小雞仔一般被人掐著脖子拎在了手里。
而任由那武士首領怎么揮拳踢腿,都無法撼動趙以孚分毫。
趙以孚本就算是高大,這一刻更是身上氣勢噴薄,讓自己顯得如同個巨人。
另外四個武士才反應過來,外面根本沒有埋伏人,是里面的趙以孚埋伏了他們全部!
于是一擁而上……
但是,趙以孚如今的修為已經不是他們能夠觸碰的了。
他只是隨手一甩在兩人的鋼刀上一帶而過,那兩柄鋼刀就一同震顫起來,反過來傳導了勁力將持刀人震得渾身顫抖最后頭暈目眩口吐污穢軟倒在地。
這是五臟六腑都被震顫了一下,產生了一些不可抗的生理反應。
以趙以孚如今對勁力的操控,對付普通武者實在太犯規。
剩下兩人被他一雙眼一瞪,就如同看到了洪荒巨獸一般,竟然哆嗦了一下不敢上前。
隨后一人猛地丟掉了兵器往外面跑去,另一人見狀也是扭身就跑。
當然,他們是跑不掉的,畢竟小虎一直在外面守著。
趙以孚將那領頭的武者拎出去往地上一丟,勁力傳導之下差點把人給丟岔氣了。
他對旁邊道:“帶他們去見見徐孟,讓徐孟辨認一下。”
“是!”
小虎幻化的彪形大漢立刻指揮另外兩個大貓所化的大漢,一人兩個拎起人就走。
令這些武士驚恐的是,他們竟然連這些人都反抗不了。
接著他又對小胡子說:“讓我吳叔準備好作戰吧,我會親臨前線的。”
接下來是李涼:“縣城就交給你了,讓各家再出族人簡單守衛一下,這關乎大家的身家性命可不能輕忽了。”
李涼點頭道:“放心吧公子,屬下知道各家至少還能拿出三千人來,先前出的少是公子要的少,現在公子發話又關系到他們的身家性命,沒人敢陽奉陰違的。”
趙以孚點頭道:“好,我這就去小柳坡那邊。”
說著就起身出發。
與此同時小柳坡那邊吳忠已經開始準備應對敵人了。
以吳忠此時的修為,他其實完全可以發揮出絕世高手級別的實力來。若是上了戰場自然是所向披靡。
只可惜趙以孚為了保護他是不可能讓他上戰場殺人的,故而為了以防萬一,趙以孚還是選擇親臨前線。
而作為一縣之長愿意這樣親臨前線,很大程度上已經能夠極大地鼓舞士氣了。
趙以孚一路往北,剛看到小柳坡營寨的時候,就見身后一道黃影‘呲溜’一下竄了上來。
是一只條紋大貓。
這貓狂奔來到趙以孚面前之后一躍而起,落地就幻化成了一個非常結實的……貓妹子?
嗯,這品種的貓咪總體比較大只,連母貓幻化人形也顯得很大只。
趙以孚問:“怎樣,問出什么來了嗎?”
貓妹子說:“回主上,那徐孟說了,他不認識那些人。”
“他說,其實在和荊山行省的衛戍大營拼了幾次之后,他們徐家和本地鄉紳的族人就損失了不少,但有許多來歷不明卻說著熟練荊山話的人補充了進來。”
“他判斷這些人應當就是后補充進來的。”
趙以孚頷首道:“知道了,果然早就有人在布局荊山之亂了,而荊山徐家可能真是恰逢其會,被人推出來當出頭鳥了。”
至于說為何選擇荊山?
趙以孚琢磨著,這里的情況可能就比較復雜了。
因為荊山行省,顧名思義以山地為主,這里并不像其他南方地區有那么多水道到達,同時也因為山地阻隔以至于朝廷政令傳達得并不能十分通暢。
這又和囚室山不同,囚室山里干脆就不被當做是大徐的治理范圍,故而趙以孚只需要關好山下的百姓就可以了。
但荊山不一樣,荊山行省的鄉縣幾乎都在山區中,荊山巡撫要傳達政令到地方甚至要一個月的時間,還不算信使差吏在山里摔死或者被野獸吃了的可能性……
這也就造成了荊山百姓多閉塞的情況,他們以宗族為單位聚居,在政令難行的情況下頗有種獨立王國的感覺。
所以在荊山里要藏些東西再簡單不過了。
同樣這也是朝廷平叛步履維艱的原因,畢竟這里軍隊再多也施展不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