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她雖然也有文化,但只是停留在能寫能讀的程度,與這幫‘風流才子’實在是顯得格格不入。她覺得自己混在里面還真是有些不太好意思,她已經想好了,等她修為高了正式接了真一道的名頭,肯定也要少和這群人來往。 人怎么做到這么矯情的? 從這以后,丹青門隊伍里的氣氛就徹底變了。 他們登山的時候一路‘之乎者也’,聽得慧姑那是兩眼無神頭暈目眩。她很努力地想要去聽懂大家在說什么,但可惜那很困難。 甚至這地肺山的景致她也沒心思欣賞了,不過好在這山或許因為地火旺盛的緣故植被也不怎么茂盛,看上去是大片的荒山也沒什么好景致。 但好在她現在就是個丫鬟身份,跟著趙以孚走在隊伍的最后面就行了。 嗯?最后面? 慧姑覺得有些不對勁了,趙以孚既然作為年輕一輩的領軍人物,是丹青門的接下來預定的掌門人,為何會走在最后? 她扭頭看過去,就看到了一雙非常清澈的眼睛。 這眼神令她感到無比親切,于是忍不住問:“你聽得懂嗎?” 趙以孚很坦然地說:“我沒聽啊?!? 慧姑只覺得自己在這一刻找到了歸屬,但還是擔心地問:“可如果他們在和你說話呢?” 趙以孚說:“那就讓他們用人話再跟我說一遍嘛?!? “噗嗤~” 慧姑掩嘴笑了,眼雙眼眼眉彎成了月牙,哪怕是特意遮蓋其麗色的妝容此時也沒辦法遮掩風情。 她掩著嘴說:“我以為丹青門中都該是飽學之士。” 趙以孚說:“也有我這種學不太好的。” 慧姑問:“可我聽說你們都要參加科舉?” 趙以孚道:“會的,但我中了舉人就當官去了,再去考進士是一點信心都沒有。” 慧姑道:“舉人已經很厲害了,這還說自己不行?” 趙以孚說:“我是不行啊,按照我那行文、文采憑自己努力中舉不知還要多少年月,多虧了我的文學師父,他教我用比較務實的方式來寫文,這樣就可以規避掉我的文采方面的缺陷。” “就這樣還是有恩科都差點沒考上呢?!? 慧姑聞言了然地點點頭,隨后以一種深有同感的語氣道:“我也很羨慕那些才女可以吟詩作對,只是知道自己恐怕不是那塊料?!? “咳咳!” 忽然前面傳來了秋魚子的咳嗽聲,仿佛是提醒隊伍后面開小差的這兩個適可而止一點。 趙以孚和慧姑連忙住嘴不說話了,那副偷感很重的心虛樣子如同課上說話被班主任抓住的小學生一樣。 而他們的身后,吳忠牽著驢車慢慢跟著,他將這一幕看在眼里只覺得欣慰極了…… 地肺山很大,過了一段荒山坡路之后就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原來先前只是地肺山外圍,而此時再看地肺山,就只覺得是峰巒疊嶂,險峻與秀美共存,可謂壯麗極了。 萬壽門位于地肺山主峰太乙峰上,此峰雄奇高聳,上山路徑也唯有一條,崎嶇坎坷卻沒有捷徑。 秋魚子在前面來了興致對門人道:“地肺山,可指代我輩修者之肉身爐鼎,而太乙峰則象征我等修行之路?!? “太乙峰上這條崎嶇山道,則是我輩修行路上之坎坷,也象征了修行之路沒有捷徑可言……” 一眾丹青門大佬立刻附和,小輩們也開始之乎者也甚至吟詩作對應了起來。 好家伙,外界對丹青門的嫌棄絕對不是偏見! 趙以孚在隊伍最后小聲道:“以后我若做掌門,必然廢了這不良風氣。” 慧姑連忙在后面捅了捅他。 趙以孚抬頭一看,才發現現任的掌門又在瞪他了。 他立刻尷尬一笑,隨后不服氣地小聲嘀咕:“不讓我做掌門最好,我也省的麻煩。” 慧姑已經迎著眼珠子都要瞪出來的秋魚子掌門露出端莊禮貌的營業式微笑,表示這次自己可沒和這貨說悄悄話,是他自己一個人亂說的…… 趙以孚就很煩,他就是嘴硬一下而已嘛,用得著這么一直瞪自己么? 他只能違心地說:“掌門真是博古通今、才貫古今、胸羅萬卷、腹納經綸……高瞻遠矚……經天緯地之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秋魚子越聽越不是滋味兒,他連忙打斷道:“停,別狗屁不通地亂說了,老夫還用不著你這般拍馬屁!” 掌門有些生氣,也沒心情和門人在此吟詩作對,轉而繼續上山。 萬壽門的山門很顯眼,就在半山腰的一處緩坡上,沿著山體建造了一座頗為雄偉的道宮。 眾人拾階而上來到道宮門前,就看到了兩個面如冠玉封神俊秀的小道士在門口知客。 “諸位,不知諸位如何稱呼?” 小道士十分禮貌地作揖詢問。 秋魚子淡淡地站著不說話,其他大佬都站著不說話。 然后情況有些不對勁,因為沒人站出來說話了! 梁中直連忙扭頭去找自家徒弟,就見這貨正低頭和‘丫鬟’說悄悄話…… 他半捂著臉連忙傳聲道:“你還在干什么呢,快點過來搭話啊!” 趙以孚懵了,傳聲問:“我來?” 梁中直道:“方才掌門都說你是‘年輕一輩的代表’,這種場合當然要你出面才行,還不快點過來?” 趙以孚這才恍然,原來方才掌門說這話還有這層意思在。 不是,有這個意思說明白點不行嗎? 趙以孚一肚子的別扭,他生平最討厭揣摩別人心思了。 他連忙快步走到前面,臉上已經堆起了營業式笑容。 “純陽文脈丹青門下,特來參加三脈交流大會?!? 那兩個小道士原本也挺茫然的,此時聽趙以孚如此說連忙道:“請諸位同道稍待,在下要去請示師長。” 趙以孚溫和道:“師兄自便?!? 其中一名小道士便飛快沖回那巍峨的門牌內,通報去了。 丹青門十幾人就這么被撂在了門口。 說實話,這般處置未必是有意,但總覺得有些不太對勁。 只不過丹青門要維持風度,于是只能大家一起維持一個營業式的微笑站在門口,顯露出一副不急不躁的樣子。 那去通報之人遲遲不來,眾人原本是耐心等待。 然而情況在另一件事發生之后味道就變了。 一伙不認識數十人匆匆上山來,當先一名年輕人遙遙一拜道:“蒼穹山聽聞純陽盛事特來觀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