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趙以孚道:“放心,真沒事了。” “我去看看大家怎么樣了……” 說著就從自己的房間往外走……身形有些狼狽,如同在逃離。 慧姑目光稍稍低垂,雙手交迭在胸口微微一嘆,隨后收拾心情快步追了上去。 她也覺得自己有些奇怪,明明是假裝成一個丫鬟的,但怎么現在反而越來越愿意真的做個他的丫鬟呢? …… 接下來的日子里,純陽劍宗就與丹青門弟子們整日里一同切磋技藝。 換做以往,說兩派能一起切磋簡直癡人說夢。 可是現在卻不一樣了。 丹青門弟子人均丹青好手,故而人人臨摹了那祖師真跡。 而那祖師真跡的特點就是,能夠通過臨摹者的書法造詣來領悟劍道真意…… 于是丹青門弟子等于人均會了一門以筆做劍的劍書。 既然可以筆做劍,自然也能劍做筆。 故而雙方弟子你來我往倒是打得熱鬧,也算是起到了交流的目的。 不過其中有一件趣事,那就是直到三天之后玄鋒宗主想起他的弟子們來了,才問起那五名劍宗弟子呢? 結果趙以孚帶人往那‘頑石居’一看,才發現那五人竟然不會出來,在那困守三天三夜毫無辦法! 趙以孚都懵了,他以為教了對方如何進去,對方自然會明白如何出來才對。 怎的連這事都鬧不明白呢? 通過這件事,趙以孚算是明白了這些劍宗弟子究竟有多么木訥了。 不過習慣了他們的性子就好,趙以孚以后對這些師兄、師姐都會盡可能地把事情交代清楚就行。 半個月的時間倏忽而過,他在這段時間里面也是好好地參悟了新得的一門刀法、一門劍法。 或許是因為兩位大佬借他之手留下真跡的緣故,他本身竟然還有些肌肉記憶沒有散去,故而與其他人比起來又是有不同領悟。 總之,就算沒有完全點亮劍道、刀道天賦,他在這兩個方向上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只是這些天大家一起參詳劍道,倒是讓趙以孚忘記了俠義盟的事情。 這本來就是他的游戲之作,現在有正事要辦不放在心上也是正常。 可是他忘記了,卻沒想到俠義盟中的小老弟卻自己找上了門來。 那凌亂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已經讓這小院內的一眾大佬微微皺眉,心說‘難道那萬壽門終于發現他們了?’ 可惜并不是。 來者尚未近前,趙以孚的神念已經探知來者身份。 他驚訝地走上前去詢問:“忌炎,你怎么來了?” 此人是五靈補闕宗的二代弟子,也算是修行界不大不小一個宗門長老的二代。 忌炎原本性子就急躁,此時見到了趙以孚立刻噗通一下跪了下來道:“盟主,求你救救家弟吧!” 趙以孚意外地問:“你弟……忌淼?” 他有些奇怪地問:“你們這是……則怎么了?” 問話間,他見這忌炎身后一群人跟著,都是俠義盟的人。 他們義憤填膺,想說什么卻又投鼠忌器,可又不甘心……這是,缺個領頭人的樣子? 好家伙,他們這是在期待著趙以孚領著他們去做什么大事? 趙以孚一看這忌炎跪地懇求不止,他直接看向這群人道:“來個知道事的,說說究竟發生什么了?” 立刻有人道:“這忌炎忌淼兄弟兩個本是外出行俠仗義去了,誰知正好遇到官府的人……” 趙以孚聽到了關鍵詞‘官府’,一想這里是寥國,立刻眼睛一沉,然后拽起那忌炎道:“邊走邊說!” 說著當先向外走去。 那些二代們聞言具是一震,而后竟然十分干脆地就跟在了他身后,同時不斷解說。 【官府?是靈感派薩滿巫師!】 【俠義盟的混蛋們鬧得太厲害了,寥國官府上報東護王府,進而請來了巫師相助。】 【忌淼被擒,忌炎逃回求援。】 這就是事情的大致脈絡了。 至于為何那忌炎沒有去求他自己所屬的‘五行補闕宗’而是直接跪在了趙以孚的面前……也就沒必要追究了,懂的都懂。 此時看著趙以孚等一伙人遠去的背影,文盛一跺腳道:“禍事了,師弟此去恐怕大開殺戒……我等通往!” “鐵儒衫!” 他一聲大吼,原本斯斯文文的丹青門八大弟子瞬間身體膨脹了一圈,將他們的儒衫給撐了起來。 相由心生,他們腦子里長了肌肉,自然身體上也生出了肌肉來…… 玄鋒宗主見狀心中一動,他對著自己門下的五個弟子道:“我們癡劍門和狂儒宗同氣連枝,你們也去看看吧。” 梁中直捂臉,這純陽劍宗的師伯真是童心未泯啊。 蒼丘老人問:“正方,你不去嗎?” 梁中直道:“不去了,有那孩子在出不了大事。” 蒼丘老人點點頭也就不說什么了,既然梁中直信任趙以孚那他也選擇相信,畢竟趙以孚是丹青門未來的掌門,總要能夠擔得住事情的。 沒錯,現在趙以孚這未來掌門的身份可謂是越來越被人接受了。 一群人浩浩蕩蕩地沖下了太乙峰,然后往地肺山外天原城而去 此時那忌炎才帶著一種悲涼的音調道:“我其實也被擒了,是那巫師放我回來的。” “他要我帶門中長輩前往贖人……” 說著他的表情又有些繃不住了。 趙以孚很清楚,他背后的宗門應該是直接將那忌淼給放棄了。 這也是一件很現實的事情,因為這兄弟兩惹的麻煩太大了,直接上升到了東護王府的層面,這一個不好對于‘五行補闕宗’來說就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與其因為一個平日里放養的二代而陷進這么大的麻煩中,倒不如直接放棄掉來的干脆。 甚至忌炎本身應該都處于半放棄的狀態了。 趙以孚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放心,既然你和忌淼都是俠義盟成員,那么我這個盟主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放棄你們的。” “這事,我來處理。” 人如其名,趙以孚一直踐行著他‘言必有信’的為人之道。 而俠義盟中其他人對此也是毫無懷疑。 因為方才甚至沒說明是什么麻煩時,趙以孚就已經動身了準備相助了。 只是一次,眾人就對趙以孚的信義有了十分直觀的認知。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