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合制斗法-《莽書生的水墨修行》
第(2/3)頁
然后那黑冥巫師又一次施法,豎指向趙以孚一點……
天空立刻就有一道驚蟄落下。
竟然能引動天雷!
在一道令人驚悚的電光中,那驚蟄直落趙以孚的天靈。
趙以孚猛然抬頭,眼中映照出了那雷霆電光……
“轟!”
電光落下,炸得他的儒袍獵獵作響。
然而……
趙以孚周身有一道真氣光弧轉(zhuǎn)瞬即逝,這是守仁法的軌跡難得顯現(xiàn)了一次。
于是有煙無傷。
守仁法完美地抵擋住了這次雷霆攻擊。
主要是這黑冥不可能真的喚來天雷轟擊,而是在打雷的時候讓最粗的那根劈叉了一下,分根小的下來劈人……
慧姑見狀大大松了一口氣,隨后又覺得有些無語:明明可以完全防御,為什么要把別人夸得那么厲害?
那黑冥巫師看著趙以孚也是感覺受到了羞辱,他怒喝一聲:“最后一招!”
下一刻,他鼓動真氣,引動天空暴雨匯聚,隨后擬態(tài)成巨蟒之態(tài),一口氣擬態(tài)出了八條由海量水元構(gòu)成的巨蟒向趙以孚絞殺而來。
“咦?”
趙以孚又驚了,他說:“這招厲害,實乃至今為止所遇水行招法中最強!”
慧姑這回不怎么吃驚了,她發(fā)現(xiàn)趙以孚居然還有閑暇說話,就覺得應(yīng)該沒問題吧?
果然,當八條水蟒絞殺過來的時候,趙以孚一手抓住一條,只是抖了一下,就將那蟒蛇之身變成了蛟龍狀,而后身形又膨脹了不少,并立刻掉轉(zhuǎn)頭去反攻其他蟒蛇。
他居然直接奪走了對方法術(shù)的掌控!
當他飛快地將所有水蟒都變成了水蛟龍以后,那黑冥的雙眼瞳孔都擴散了開來。
趙以孚以謙遜的姿態(tài)說道:“閣下,請接招。”
話音落下,八條水蛟龍一同向那黑冥沖擊而去。
那黑冥見狀咬牙切齒,渾身涂抹的黑色油墨一同‘活’了起來,然后匯聚在他面前形成一塊油盾。
“轟!”
洪流沖刷聲不絕于耳。
那油盾也不知堅持了多久,反正那黑冥的身影是早就消失在了八蛟龍的沖刷之下。
慧姑默默地看著這一幕,她覺得有些不對勁,從一開始就覺得很不對勁。
說起來,這好像和她認識的趙以孚完全不一樣。
按照她所認識的趙以孚,絕對是二話不說拔刀就是干,能多砍一刀絕不嗶嗶。
可如今這人為何要和人如此死板的進行見招拆招?
還要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
趙以孚抖了抖衣袖,看著洪流沖刷過后干干凈凈的道路,謙遜地說了一聲:“承讓了。”
很帥,真是帥的。
但也顯得太過婆婆媽媽了,完全不是趙以孚以往表現(xiàn)的風格。
而且對著空無一人的地方抱拳作揖,也太做作了吧?
慧姑覺得有些不對勁,但現(xiàn)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因為新的敵人來了。
有附近的巫師受到了黑冥的召喚急匆匆地來到了戰(zhàn)場。
天空有一個黑點飛速放大,那是一頭展翅翱翔的蒼鷹。
而蒼鷹的背上,則是站著那來援的巫師。
慧姑道:“當心了,空中的對手不好對付。”
趙以孚慎重地點點頭道:“是啊,我還從未對付過這種擅長空戰(zhàn)的敵人,這下難辦了。”
慧姑覺得有些怪,總覺得聽到他說‘這下難辦了’就覺得其實還挺好辦的。
她問:“你有什么空戰(zhàn)手段?”
趙以孚搖搖頭道:“沒有,從來沒有往那個方向考慮過。”
然而就在她還要說什么的時候,趙以孚已經(jīng)臉色一變道:“還有人!”
慧姑連忙感應(yīng)四周,才發(fā)現(xiàn)昏暗的天空似有另一個若隱若現(xiàn)的身影。
她微微瞇起眼睛看了一下,隨后道:“少爺,這應(yīng)當是靈魂巫師!小心,他是以靈魂形態(tài)出現(xiàn),必然有許多針對靈魂的秘法,防不勝防。”
趙以孚聽了連連點頭道:“薩滿巫師果然神奇,它們似乎能夠掌握不同的力量。”
慧姑點頭道:“沒錯,他們能夠掌控風雨雷電自然之力,還有馭獸、圖騰以及靈魂這四大體系的力量。”
“也算得上是博大精深了。”
趙以孚則是微微思考一下道:“不過總的來說,應(yīng)該都屬于是通靈能力所衍化。”
說話間,那兩個來援的薩滿已經(jīng)來到近前。
他們根本不和趙以孚廢話,天空蒼鷹背上那人一躍而下,而蒼鷹則是飛快地向趙以孚這邊俯沖而下!
這一刻,趙以孚的眼神變了。
先前和黑冥作戰(zhàn)時,除了一個重要原因選擇放水以外,還有就是黑冥在他眼中其實算個蠻好的修士。
無論是他飼養(yǎng)的白狼還是巨大毒蟒其實都沒什么血腥味,也沒太多罪業(yè),所以只是在看到了那童子頭骨制造的骨碗之后才開始下重手。
但是眼前這從蒼鷹上跳下來的薩滿就不一樣了,渾身都透著一股很該死的氣息。
尤其是那蒼鷹身上、嘴里,他都聞到了地府的味道。
應(yīng)該說,是地府的肉味……
趙以孚認真地看著那俯沖下來的蒼鷹,似乎沒動,又似乎動了……如果說勾了勾手指也算是動作的話。
然而就在這一瞬間,他身前的空間猛然扭曲了一下。
那落地的蒼鷹薩滿哈哈大笑:“幻術(shù)?沒用的,沒有任何幻術(shù)能夠瞞過銳利的鷹眼!”
他顯得很自信。
可是那蒼鷹明明沖向趙以孚,卻與他擦身而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