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白峰上忽有云煙起,山腰禮天臺就在忽然出現的云海之下,這令觀禮的賓客們有種自己‘頭頂是天’的感覺。 在‘祖師洞府’之前,十二名萬壽門弟子費勁地抬上一尊大鼎。 這尊大鼎恐怕有千斤之重。 而后大鼎之下生火,萬壽門特意調配的靈材置于鼎腹之中,隨著鼎下火焰燃燒,鼎中就彌漫出一股彌漫了整個半山腰的清香。 趙以孚抽了抽鼻子,隨后有些贊嘆地說:“這是敬神香的原理,這可是大手筆。” 隨后他抖了抖衣袖,神念在衣袖內的請神圖前詢問:“祖師,您感受到了嗎?” 孚佑祖師說:“感受到什么了?他就在那大鼎下面點把火,隨口念叨幾句不誠心的話,能有什么用?” 趙以孚看著那大鼎上有白色煙柱沖天而起,直上云霄將頭頂的云海都沖出了一個窟窿,仿佛下方眾生的信念隨著這煙柱已經直達天庭了一般…… 講真的,別說凡人了,就連他這個修行之人看到了這一幕也覺得非常神奇,有種被唬住了的感覺。 但可惜,這就是特效好看而已…… 真實的情況是,祖師啥也沒感覺到。 也是,敬神香什么時候能夠有效果? 唯有心誠。 趙以孚自己就是因為誠心向道才能與祖師結緣,所以在這方面的感觸頗為深刻。 所以說,那吉翁看似教內前輩,實則早就變心了啊。 那吉翁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底褲’已經暴露,還在那很是認真地主持儀式。 片刻之后,儀式推至巔峰。 那頭頂的煙柱與云氣交織,竟然形成了一個如同巨大云眼的結構,仿佛是天神的眼睛居高臨下俯瞰大地。 這讓整個儀式的神秘感被推到了頂峰。 而純陽大教三脈七門的領袖也分別在大鼎周圍的高臺上坐下,除了真一仙子孤身一人,其余領袖身邊都是簇擁著自家門人。 而有一點讓人覺得不爽的是,那萬壽門所在的高臺比其他六門高出了大約三尺。 這似是刻意為之,偏偏又讓人沒辦法對這三尺的高度去追究責問。 “哈哈哈,今日群賢畢至,我純陽大教也是精英薈萃,不如讓年輕一輩們各自展現才藝讓人品評一番如何?” 眾領袖自然紛紛應允。 梁中直對趙以孚悄聲道:“這事無趣得很,就是各脈現場演示各自絕活而已。” “以你的眼界,沒必要參加這種活動。” 這么一聽的確是無聊的項目,故而趙以孚對此完全不感興趣。 畢竟,他的本門正經才藝絕對是同輩中墊底的。 不通音律,棋藝稀松,書法只能說尚可,畫技倒是不錯但未到拔尖。 就這么點水平,還是不要出來獻丑了。 說出來可能讓人不信,若是讓趙以孚去展現丹道或者劍道,他都有把握吊打同輩任何人…… 他說:“既然是各脈才藝展示,那就讓師兄們去展示吧。” 結果文盛等人也是興致缺缺的樣子。 沒辦法,丹鼎脈和劍脈至少還有不同的宗門互相競爭一下,文脈就丹青門一個,連個競爭都沒有。 甚至修行界中恐怕也沒人關心他們的文章詩詞寫得如何吧? 然而就在趙以孚百無聊賴的時候,意料之中的幺蛾子出現了。 那就是萬壽門的一名寥族弟子,忽然站出來說:“往次大會都是我們各脈自己比拼,著實無趣的緊。” “其實我丹鼎脈弟子也可知劍,劍脈弟子同樣通丹道。” “我們祖師最喜劍道,不如今日我們各脈都較量一番劍道如何?” 這一下眾人面面相覷,沒想到會冒出這種提議來。 劍脈二宗聞言只覺得‘還有這等好事?’ 而丹鼎脈眾人聞言居然也不反對。 主要是藥王谷明顯是沒什么主見,估計也不會參與斗劍。 而真一道是個年輕的仙子剛剛撐起傳承,顯然這種時候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唯一有可能發表意見的凈源門,這時候居然在稍稍錯愕之后也露出了欣然之色。 凈源門景虛真人欣然道:“如此也好,我凈源門弟子除了自求丹道,也練就了一身劍氣法門,倒是正好趁這個機會展露一番。” “秋魚子,你說呢?” 吉翁問到了秋魚子。 原本他不想問的,但怎奈秋魚子是不能被忽視的陽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