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五十三章 摯友啊-《莽書生的水墨修行》


    第(1/3)頁

    接下來的日子,可以說是劍仙盟的一場轟轟烈烈的整肅。

    一陽劍君要來了解除魔障的清心丹和探查方法,真的在劍仙盟發現了許多的魔障者。

    可以說,這魔障簡直防不勝防。

    或者說就算是清心丹也只是壓制,因為那魔障本就一直存在于人心之中,人心不能脫離魔國,便始終無法擺脫魔障侵擾。

    這看起來便是那存在于另一個維度中的魔國之主正在默默地注視著這邊。

    好消息是,古帆劍徒的事情破案了。

    不過并非是趙以孚這邊破的,而是那青崖長老帶著蟠龍金箍一直被心靈拷問,然后自己扛不住說出來了。

    這就很微妙了。

    原來他早就知道其實是青峰殺了古帆,看來是兄弟兩個對了口供。

    這事影響不小,最終一陽劍君的處置是廢了青峰的修為,并且將青崖逐出了劍仙盟。

    如此也算是清理了隊伍。

    而這般處置眾人也無話可說,畢竟是自己開了個長老來著,這在絕大多數人眼中絕對算是很嚴厲的懲罰了。

    新的劍閣長老還沒人補上,因為這劍閣長老的位置是留給散修或者加盟劍仙的,像梁中直這樣的純陽嫡系只會是教習。

    值得一提的是那個派發任務的黑羽長老還留在任上,仿佛并未發現他的疑點。這是個聰明的決定,畢竟有明面的敵人在總是一件好事。

    趙以孚在這段時間也經常外出,倒不是做什么任務,而是依然在那紅葉林附近查探失蹤的古帆的去向……這成了這件案子里唯一的黑洞。

    只是可惜已經沒人在意了而已。

    而便是如此,他也經常能遇到那在附近活動的李文清。

    或許他本就是為了與這李文清交際,這才常常出門的吧。

    而這般交際多了,兩人似乎也真結成了非常不錯的友誼,一些事情也能痛快地聊起來了。

    畢竟趙以孚是舉人出身,而這李文清在凡間的時候竟然考中過狀元!

    這偌大的修行界有幾個這么純正的讀書人?

    他們很自然能聊得到一塊去。

    趙以孚開始分享自己小時候爹不疼娘不愛的,干脆就找個由頭外出讀書,沒想到進了純陽嫡傳的門派中修行,反倒是因禍得福。

    而李文清也是講自己小時候的父親有多么窩囊,過年的時候想要去隔壁偷燈油,結果怕被抓先做了個假人露頭試探,被鄰居發現一刀斬了假人的腦袋……就這事,居然把他嚇得拋妻棄子離家出走了。

    趙以孚聽了都覺得這種男人真是窩囊沒擔當,不由得跟著一起聲討起來。

    “那你父親最后就再也沒有回來看過你們嗎?太過分了,你娘一個人將你拉扯長大真是太不容易了。”

    他有些氣憤地問。

    李文清道:“回來過一次,那是我高中狀元家中辦酒慶祝的時候,我那父親偷偷地回來看了我們母子一眼,結果只是在家里墻上留下了一首打油詩。”

    李文清停頓了一下,隨后輕聲吟誦起來:

    “三十晚上偷燈油,

    鋼刀斬了木人頭,

    兒孫自有兒孫福,

    誰給兒孫做馬牛。”

    趙以孚聽了,真是氣不打一處來道:“真是枉為人父,自己沒擔當就算了,還在這找補什么‘兒孫自有兒孫福’,你爹就算是修行之人,就這等心性也成不了什么大氣候。”

    “咳咳咳……%”

    李文清干咳了一下,他說:“借你吉言。”

    “不過我想他回來看到母親富足,而我出息,恐怕反倒是真能干脆地放下一切去修行。”

    “我常常想,若是當年我和母親窮困潦倒,他是否會因為愧疚而動搖了道心修行不成?那般想想,居然還有些痛快。”

    趙以孚覺得李文清的心病還挺重的,便開解道:“那可不行,你是為了令堂才努力出人頭地,怎能為了報復令尊而讓令堂跟著受苦呢?”

    李文清聽了精神一振道:“是極是極,還是君信兄看得明白,愚兄不及也。”

    趙以孚連忙謙虛道:“允正兄言重了,兄長孝心令人欽佩,實乃真人也。”

    文人的臭毛病出來了,就是互相吹捧。

    李文清那個舒服啊,多久沒有享受過這種與契合之人互相吹捧的感覺了?

    說實話,當兩人互通表字的時候還真是覺得這世間緣分妙不可言。

    因為趙以孚的‘君信’乃是‘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之志’。而李文清的‘允正’就是‘正德守信’之意,兩者所表達的意思其實是相近的。

    這不,兩人互相聊了聊各自的‘童年’,不由得更是惺惺相惜了。

    李文清是佩服趙以孚獨自離家時的勇氣,趙以孚則是敬佩李文清的孝心與文采,兩人又都做過官,聊著聊著甚至聊起了治國理念……

    天可憐見,這天界都是城邦聚居的,哪里來的國給他們治理?

    但他們就是聊得不亦樂乎。

    尤其是趙以孚一直在底層做官,而李文清則是狀元起步天胡開局,兩人視角不一樣又正好互補。

    而聊到各自所施政略時,李文清又不得不感慨:“君信賢弟了不起啊,開萬民之智,恐怕是一件功在千秋之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