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 壽宴驚魂-《馭音心經》
第(1/3)頁
這是全天下人都在關注的壽喜宴,老皇上近一載沒有露面,朝野上下暗流涌動。皇上究竟怎么了,他龍體是否安泰,是否還能理政,坊間很多流言。
有傳聞說,皇上寢宮夜夜傳出龍吟之聲,老皇上將不久于人世;亦有傳聞說,老皇上得了羸癥,不能及地;還有傳聞說,老皇上祈長生,服丹過量,得了啞癥;更有傳聞說,老皇上在親自監工,建造自己的皇陵。總之,皆多不祥之言。
此刻,眾大臣與皇親國戚齊聚朝門,恭迎圣駕。自太子被廢,儲君虛位,圣心歸屬與誰,大家都想從這次老皇上露面當中,看出一些端倪。人們更想老皇上從此昭告天下,以了卻他們的猶思徘徊之苦。
天空中,鴿哨聲聲,一群白鴿掠過宮檐,卻在飛過太極殿時突然化作紙鳶飄落,張相見此場景,臉色驟變,心中涌起一股不祥之感,卻又強作鎮定。
三聲凈鞭響徹,鼓樂齊鳴,炮仗連天,久未露面的老皇上,終于露面了。眾人齊刷刷跪下,山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老皇上的聲音依舊威嚴,眾人抬頭細看,但見老皇上舉止如常,行動自如,并無傳聞中所說那樣不堪,只是滄老很多。
或許因為壽喜宴的緣故,老皇上臉上還泛著紅潤,顯得特別有精神。看來,所謂的傳聞都不過是別有用心的人故意操弄,危言聳聽,不值一提。
司官主持下,隆重的皇家壽宴開始了:[百官朝賀],[歌舞禮樂],[恩赦天下],[賜宴群臣],[龍門閱戲],[兒孫獻禮],[祭祀先祖],禮制繁瑣,章節隆重。正所謂圣朝偉業,至尊壽宴,非禮儀不能彰顯九五之尊。
然而,喜慶之下,細心的人很快就發現,壽宴還沒兩個環節,老皇上就已經略顯困頓,開始頻掩口打哈欠。九皇子暗扯老八的衣袖,示意他觀察老皇上的手。老皇上的手在風中,不自主的顫抖,嘴角亦開始無察覺的淌口水!
何倫拉住張相急切道:"張相,圣上的情況有些不大對,太醫說恐有發病之兆!得請四爺速速商議,精簡儀程,壓縮章節,讓圣上回宮安歇。”
四皇子正在交代容月,待會兒把她引薦給父皇,她該說些什么。忽然就聽太極殿前樂聲大作,人們山呼萬歲。四皇子看一眼,不禁詫異:“哎,不是原定的午時正牌才賜宴的嘛,怎么這個時候就開始啦?”
說話間,就見張相與何倫還有太醫,三步并作兩步,急急忙忙朝他走來。四皇子立察情況不對,急忙迎上前去。幾個人一碰頭,當機立斷,決定跳過所有章節,直接進入[兒孫獻禮]環節,然后引皇上退場。
三皇子獻上一部由他領頭編撰的《齊月通史》,紫檀匣盒封裝,透著一股歷史的厚重。老皇上看得開心,遂賞御筆折扇一把,徽墨宣紙與官制紫砂壺各一。
輪到四皇子進獻,就見四皇子由懷中取出一本看似極其普通的書,跪呈上前道:“父皇,這是我為您手抄默念的《金剛經》,恭祝父皇壽比南山,鶴歲延年!”
老八老九聞聽,皆一臉輕蔑恥笑之色,心中暗道:“這個老四,真是吝薄寒酸,竟拿出這樣一份東西給父皇,也不怕寒了父皇的心。”
誰料,卻聽四皇子又說:“此乃兒臣與嗣子以血為墨,歷時一年抄寫而成,分別以楷、隸、篆三種書體寫成,共三卷,合并一冊,以為父皇祈福。拳拳一片孝心,還望父皇體察。”眾皇子聞聽,都不禁得心中暗自埋怨:“哎,自己怎么就沒想到這點吶,讓老四搶了風頭!”
老皇上動情的伸出手,輕輕地撫摸那冊經書,連連頷首,淚濕了眼睛,他語重心長道:“四皇子有心了!”
“看這一書工工整整的筆體,浸紅透血,我甚覺心慰,甚覺心安。”
“小時候,我看四皇子喜怒不定,沉默寡言,總不免替他擔心。但近十幾年,眼見他讀書有成,修德養性,知體巡禮,做事勤勉,很是干練。朕甚欣慰,朕覺得,自己養了一個好兒子,江山有付,人民有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