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最能利用的名號,無非就是有人造反或者皇帝被刺殺。 于是,楊間提出武舉,動搖貴族的統治地位,讓這群奸臣氣血上涌,不敢報復皇帝,就報復皇帝在意的東西。 比如沈淑妃。 為什么楊間第一次提出武舉失敗后不生氣? 因為早就在他的計劃之中。 后來楊間主動找到袁老,袁老教他武功,讓他有了自保之力。 得到袁老贈送的金絲背心后,反手給了沈淑妃,就是因為擔心沈淑妃出事。 事實證明,他提前送出金絲背心是一步正確的棋,保了沈淑妃一命。 當然,還有最關鍵的一步棋。 催促沈振趕快調兵剿匪,沈振調了左大營兩萬精兵離開,皇帝手中能掌握的軍隊數量大幅度削弱。 這會給奸臣一個信號,皇帝手中的兵力不足,最適合刺殺,必須把握機會。 最后李貴妃多次上門,楊間多次拒絕,獨寵沈淑妃,增大李家對沈淑妃的恨意。 果然,后面的情況如楊間所料,皇宮迎來了一場刺殺。 可惜計劃終究有所漏洞,最終沈淑妃中毒,差點去世。 “抱歉,朕把你當成了一枚棋子。” 楊間眼神愧疚的看著沈淑妃。 沈淑妃沉默不語,眼神復雜的看著楊間,詢問道:“所以那群刺客是沖著我來的?陛下,你就不怕他們是想弒君嗎?” 楊間肯定點頭,緩緩說道:“朕想過這種可能,但概率比較小,如果他們真想對朕下手,早就動手了。” 無論是從前身的記憶,還是前世華夏五千年的歷史來看,敢公然弒君的只有一個司馬家。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