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番茄-《開局被賣,我靠菜館名動京城》
第(2/3)頁
而且按照攤主的說法,這個年代是有人出海的,只是出海的新鮮物流傳不廣,也很少有人能意識到這些東西的價值。
這,就是不折不扣的機會啊!
余瑤眼冒金光,她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機會,至于這個機會到底該怎么利用,她還得想想再說。
有了意外收獲,余瑤雄赳赳氣昂昂地繼續去采買東西。
家里的油快沒了,得買點油存著好做飯做菜。
這年頭油錢不便宜,余瑤原本是想多買幾斤存在家里,然而等她問了問油價之后,余瑤便換了個想法——其實少油少鹽的菜,也挺健康的。
一斤油十五文錢,余瑤齜牙咧嘴肉疼著買了二斤,于是手上的錢只剩一半左右。
好在陸婆子幫人殺豬,肉是能拿到的,至于蔬菜余瑤倒也不愁,如今也算是太平盛世,前山后山到處都是野菜,想吃菜去挖一些也就罷了。
剩下的錢拿來買些糖茶調料,倒也不錯。
余瑤揣著錢開始逛調料,原本還有點擔心這個年代的調料不多,但逛了兩圈便發現自己的擔心有些多余,市集上能見到的調料跟后世差不多,除了歐芹、百里香這類確實稀少的香料之外,其他香料應有盡有樣樣俱全,價錢也在余瑤的承受范圍之內。
如此,余瑤買了幾樣用來燉肉的香料,隨后又買了些糖,炒糖色還是做涼菜都好使。
所有東西都買完,手里的錢也就沒剩下多少了,余瑤晃蕩一下錢袋子,惆悵地嘆了口氣。
都說開源節流,沒有開源哪有節流。
光靠陸婆子這點錢不行,她也得自己想想法子。
買完了東西,余瑤背著個背簍,開始在九里坡到處亂逛。
她相信賺錢的路子不會自己沖上門來,多找找、多逛逛總是沒錯的。
一路走著走著,來到一家頗為氣派的酒樓門前,酒樓大門口張貼著一張紅紙。
余瑤抬頭看了看,眼睛頓時就亮了。
紅紙上寫著“聘廚”,底下洋洋灑灑寫了招聘廚子的要求和月錢,紅紙落款是福滿樓,這家酒樓的名字。
余瑤仔細看了看,發現這家酒樓對廚子的要求還不低,要求廚子冷的熱的、紅案白案都要會,至于工錢則是一個月三兩銀子。
這個要求放在現代也是相當的苛刻,相當于星級酒店的行政總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