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關于部分基層掛職干部輪崗建議調研紀要(節選)》 里面其中一段內容,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建議對鎮黨委組織系統副組長秦海同志作重點關注,其在鎮掛職期間主動推動財務清理、夜崗整頓、問題案卷上報,具備較強問題意識與執行能力。建議:可擇期轉正,優先列入下一批調任考察名單。” 這句話,雖然寫得規矩,但誰都看得出來,背后已經有人在“保”秦海了。 而與此同時,鎮上的氣氛卻越來越緊。 秦海沒回來,鎮黨委卻忽然收到縣紀委下發的《協查函》: 協查人:李俊豪,現任鎮黨委書記,因牽涉多個基層項目審批程序與資金流向問題,要求鎮組織配合資料調閱。 這意味著——李俊豪已經被“打眼”了。 而馮副鎮長,也在縣醫院繼續“住著”,據說心梗一過夜就辦了停職手續,說是“靜養”。 蘇瑤兒站在鎮政府樓道盡頭,手里翻著那封文件的復印件,臉色平靜。 “他真是一步一步把你們都算進去了。”她低聲說。 身邊的辦公室主任沒敢說話,只默默點了根煙。 此時的秦海,坐在縣法制室的打印間,手邊是一杯冷掉的茶水,案頭攤著的是第三份案卷—— 《東灣村違章建設補償糾紛處理流程單》。 這又是一份舊案,看似是拆遷糾紛,實際背后還有“項目驗收虛簽”“補償費用賬外走賬”的問題。 “這幫人,真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他一邊翻,一邊在本子上做筆記。 筆記第一頁,只寫了五個字: 李俊豪——主線。 第三天晚上,縣紀委的人找上門。 不是來查他,是來“約談”——了解情況。 紀委小組的負責人姓鄧,是個四十多歲的干部,話不多,直接開門見山: “你上交的兩批材料我們都收到了,初審基本屬實。” “鎮上接下來,可能會有一批人調整崗位。” “你,有沒有興趣留下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