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問題是,他有流程,咱有牌子啊。” “我們不反對年輕人上,但得按制度走。” “不能他一說破格,咱這十幾年的隊就白排了。” …… 說著說著,話題轉向了“辦法”。 他們中有一個人壓低聲音開口: “我們不能對著他硬碰。” “但可以從背后——掏他流程根。” “他不是搞數據起家的么?那就查他流程數據。” “看他那圖,究竟是不是‘按指標’,還是‘按主觀’。” …… 下午三點,組織辦那邊收到了一封來自市紀委的“交叉督辦提醒函”。 內容不長,重點只有一條: “近期人事流程圖中存在‘未按綜合積分排序’行為,建議核查。” “尤其涉及李冬生個人主導項目。” …… 這封信一到,組織部長直接沉下臉。 他一眼就看出來了,這事不是紀委自己查的。 而是機關里有人——繞過正道,打算搞“合規逼宮”。 晚上,組織部長給李冬生打電話。 “你那流程圖,干凈不?” “每一條權重公式、評分邏輯,我都按照標準寫的。” “有沒有灰色空間?” “標準允許的‘實際傾斜’,我用過。都留痕。” 組織部長沒多說,直接道:“那就行。” “有人想給你穿小鞋。” “你要是撐不住,就告訴我。” 李冬生沒吭聲。 只是把桌上的A4圖又拿出來,對著上面一張“提拔流程圖”畫了個圈。 ——那個圈里,有四個名字。 其中三個,是“中層聯名建議”里的主筆人。 …… 第二天,李冬生沒急著回應紀委函。 他直接約見了人事檔案室那位管數據的副主任。 “趙姐,我這邊有些材料,想調一批實績報告。” “你直接說編號,我開系統。” 李冬生點了六個名字。 趙副主任一看,立馬明白了點什么: “你要查他們?” “不是查,是補。” “我要讓他們知道——數據,是一把雙刃劍。” “你要是敢拿它捅人,那我就用它,割掉你藏起來的那點遮羞布。”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