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劉仲年開門見山:“書記,制度不是不能改,但流程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地方不能先斬后奏。” 書記淡淡一笑:“我們只是試點,而且早有備案。” “再說了——你們真想動全身,為什么不早點把‘發’理清?” “如果不是因為那一灘子流程都成了人情走道,李冬生也不至于搞這張圖。” “他不改,我也要改。” “只不過,現在,是他走在前頭。” …… 劉仲年看著書記,沉默良久。 “那——這套圖,是不是代表您的意思?” 書記笑著說:“我當然支持他。” “但不是他代表我。” “是我,代表改革。” “你們要封,可以。” “先下文,正式通知我們暫停。” “否則,我們不會停。” …… 這話一出口,劉仲年沒再回嘴,只點了點頭,轉身離開。 但所有人都明白: 這一仗,才剛剛開始。 李冬生不僅在系統里走到了最前面,他現在,還逼得省里下場和書記談判。 這,是局中之局,也是權中之權。 周三清晨,一封匿名舉報信,送到了市紀委信訪窗口。 內容寫得有理有據,直指試點改革過程中存在“干部選用不透明”“流程制度變相設權”“系統數據疑似濫用”等多個敏感問題。 舉報人還特意標了重點: “推薦人選中有多人為李冬生前同事,其下屬項目組成員多數未走招錄程序,疑似內定。” …… 紀委書記范平接到材料后皺了下眉頭。 “這不是普通舉報,這是——玩真了。” 秘書問:“查不查?” 范平沒急,直接把信原封不動送給了書記。 書記把信拿在手上看完后,丟了一句:“有人開始動了。” 秘書不敢接話。 書記眼神沉了幾分,慢慢抬手把信折好放進抽屜。 “我給他擋得住上頭,也架不住底下人使絆子。” “告訴紀委,該走程序就走程序,但——” 第(3/3)頁